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裕固族丧葬】酥油封七窍 喇嘛念经等啄食

2009-10-07 14:15
来源:东方民族网 作者:悠然自得
裕固族地区主要有三种葬俗,即火葬、天葬和土葬。火葬主要流行在裕固族西部地区。一般人死后,先换新衣服,用酥油封七窍,然后将遗体收拢为“胎儿状”,并用绳子捆扎。再将

裕固族地区主要有三种葬俗,即火葬、天葬和土葬。

火葬主要流行在裕固族西部地区。一般人死后,先换新衣服,用酥油封七窍,然后将遗体收拢为“胎儿状”,并用绳子捆扎。再将遗体平放在用白布围成的长方形围帐内。停尸期间要请喇嘛念经超度。亲朋前来燃香吊唁。出殡多在傍晚。其方法是将尸体放在一块毯子上或白布上,四角由四人拉起,抬到本家族固定的火化地点。在火化地,事先已挖好十字形沟槽,并在十字上架木柴呈井字形,然后将遗体头南脚北,面东背西放在柴堆上,并在木柴上洒酥油和白酒。喇嘛念经后,再围绕柴堆边念经边走,最后点燃木柴。送葬者等到整个柴堆燃完以后方可回来,且在回到家门时不能直接进入家门,而要从家门前专门点燃的火堆上跳过方可进入家门,否则会被认为不吉利。火化后的第三天,由死者的女性亲属前去拾骨灰,然后按死者的年龄辈分埋入自家坟场内相应的位置。

扯布抬尸者一般要求是死者的儿子或平辈亲属;送殡者必须是已婚男性亲属而且人数必须是去时为单数(包括死者),回来时为偶数(留下死者);死者亲属在49天内,男子不剃须发,妇女不洗头梳头;49天内,每日向着火化地点燃火祭奠;逢死者的“头七”到“七七”及周年都要请喇嘛念经超度,其中“七七”及周年的祭祀活动较重要。“七七”祭祀后亲属方可抹孝,恢复正常生活,民间认为死者已经进入天国了。

天葬场上的神鹰

天葬主要流行在裕固族东部地区,除少数有一定地位的人可以火葬外,一般人都要天葬。人死后,家人亲属为死者换新衣,在家中停放一天,通知亲友吊唁,同时请来喇嘛念经超度。次日即被抬到本家族固定的天葬地点,将死者衣物脱去,头南脚北平放在一块大石头上或三块石头上,请喇嘛念经后送殡者即可离去。三日后亲属前去察看,若尸体已经被啄食干净,则认为死者已升天,否则,就要再次请喇嘛念经超度,直到啄食干净为止。然后在原来放尸体的地方垒起一堆白石头,象征死者的升天之地或坟墓。

土葬主要流行在黄泥堡裕固族地区和肃南县前滩乡裕固族地区。这一带由于靠近汉族农业区,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故土葬很可能是受当地汉族影响而形成的丧葬习俗。

(责任编辑:木兮兰兮)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