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满族文化】说部:口耳相传的说唱艺术

2009-10-14 09:1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口耳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历史的记忆,被称为北方民族的百科全书。

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口耳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长篇说唱艺术,满语称“乌勒本”(ulabun),汉译为传或传记。其形式与内涵迥异于听讲普通民间故事,多由族中长者漱口焚香宣讲,常配以铃鼓扎板,夹叙夹唱,意在说“根子”、敬祖先和颂英烈,听者谦恭有序,分外虔敬。满族说部植根于满族及其先民讲古的习俗之中,考其源,盖出于满族氏族对先代英雄的崇拜。

满族说部艺术,是满族传统的民间口碑文化遗产,其主要包容两大宗内容:即广藏在满族民众中之口碑民间文学传说故事和谣谚以及具有独立情节、自成完整结构体系、内容浑宏的长篇说部艺术。后者,即长篇说部故事满族说部艺术文化遗产,堪称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古卉,对满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乃至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疆域史和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宗教学的深入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说部是对本部族中一定时期里所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的生动总结和评说,具有极严格的历史史实的约束性,甚至人物、地点、年代、时间、矛盾焦点、冲突、纠葛与结局,都不允隐饰,均有翔实的阐述。说部由本氏族中几位德高望重、出类拔萃的专门成员承担整理和讲说义务,没有酬报,遴选杰出后生代代传承,完全发自对氏族祖先和英雄人物的无尚崇仰敬慕心理。

满族讲唱说部主要在氏族内以口耳相传,代代承继。早期多用满语说唱,清中叶后满语渐废,遂改用汉语讲唱,其中夹杂一些满语。满族说部风格凝重,气势恢弘,包罗氏族部落崛起、蛮荒古祭、开拓创业、英雄史传、民族习俗和生产生活知识等内容,被称为北方民族的百科全书。

说唱时多喜用满族传统的蛇、鸟、鱼、狍等皮蒙的小花抓鼓和小扎板伴奏,情绪高扬时听众也跟着呼应,击双膝伴唱,构成悬念和跌宕氛围,引人入胜。讲唱说部并不只是消遣和余兴,而被全族视为一种族规祖训。氏族成员,不分首领、族众或男女老幼,常选在隆重的祭礼、寿诞、庆功、庆丰收、婚嫁、氏族会盟等家族圣节中,分等序长幼围坐,聆听故事。一般情况,说部要每个晚上或某个固定时间里连续讲上十余天,多则数十日,甚至月余。亦有时出外地征战、田狩或往至营地农牧,由专师去截选演说,成为当时调节生产生活最受欢迎的喜闻乐见的民族娱乐形式。

目前满族说部遗存的存藏主要有“窝车库乌勒本”、“包衣乌勒本”和“巴图鲁乌勒本”3个方面的内容。“窝车库乌勒本”是由满族一些姓氏萨满讲述并世代传承下来的萨满教神话与历世萨满的事迹,俗称“神龛上的故事”。典型代表有《天宫大战》、《乌布西奔妈妈》等。“包衣乌勒本”,即家传、家史,近10年来在满族姓氏中发现较多,以《萨布素将军传》为代表,影响很大。“巴图鲁乌勒本”,即英雄传,《红罗女》等流传较广。

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历史的记忆,书中提及的历史内容有的鲜为人知,有的弥补了我国北方历史文献记载之不足,如《黑水英雄传》、《雪山汉王传》等,细腻翔实地记载了黑龙江北广阔寒域、库页岛上的土民与生活、“江东六十四屯”等历史沧桑。是民族史、疆域史、民族关系史以及人类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研究的珍贵资料。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