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满族布库】草原人的传统摔跤

2009-10-22 15:5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摔跤的满语叫布库,也叫撩脚或撩跤、掼跤,是由满族古代游戏“骑马打仗”演变而来的。

摔跤的满语叫布库,也叫撩脚或撩跤、掼跤,是由满族古代游戏“骑马打仗”演变而来的。着短袖跤衣,摔倒着地即分输赢。“布库,并谓之撩脚,本徒手相搏,而专赌脚力,胜败以仆地为定。其人皆白布短衫、窄袖,而领及襟率用七、八层密缝之,使坚韧不可碎。初则两两作势,各欲伺隙取胜,继则互相扭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仆矣。”

清王室是女真族的后裔,在女真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中就有“摔跤赌羊”的习俗。《金史》卷九十一《蒲察世杰传》:“蒲察世杰本名阿撒,为人多力,每遇武土角力赌羊,辄胜之。” 清王室在建立大清国之后,与蒙古诸部建立了友好同盟,每逢联欢宴会,便有力士摔跤表演作为娱乐。清太宗皇太极曾赐封蒙古族的摔跤手为勇土称号,并叫他们传授蒙古的摔跤技艺。可能是有人对这么高的奖赏不够心服,皇太极又赐给他们豹皮长袄、虎皮长祆、虎皮袄各一件。并说以后如有“不呼所赐之名,而仍呼原名者,罪”(《满文秘档·太宗赏三力士》)。可见,在清王室人关之前,蒙古族摔跤技艺尤胜满族。

在入关之后,清王室以天下之富提倡摔跤,摔跤技艺便大大超过了蒙古族。清王室昭报所著的《啸亭杂录》卷二中记载:顺治年间,蒙古喀尔喀部派遣使臣入朝,带来了草原上最好的摔跤手,在理藩院招待的宴会上进行摔跤联欢,清朝廷上的几个摔跤手都相继失败了。顺治皇帝听奏后很生气,下旨一定要召募高手赢回这一跤。当时礼亲王代善的儿子惠顺王,虽只有二十岁,却力大无穷,跤艺超群,但不便以王爷的身份与蒙古跤手比赛,便穿了侍卫的服装与之比赛,只一跤便“应手而仆”。顺治皇帝甚为高兴,“赏费无算”。康熙皇帝在木兰建立围场之后,每年行围都要和蒙古各部台吉举行联欢,有所谓“赛宴四事”,即诈马、什榜、布库(即摔跤)、教跳,“布库不如御前人,而诈马乃其长技也”。这表明了,清王室在统治全国之后,重视摔跤活动,摔跤技艺大大超过了把摔跤当作是“男子三项竞技”的蒙古族。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