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巴渝民俗大观:云阳“车车灯”

2009-10-28 10:24
来源:腾讯旅游 作者:谢家辉
过年时,各种各样的传统民间活动让人们应接不暇。而在库区云阳县,一直广泛流传着一种名叫“车车灯”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观看这一民间艺术表演。

过年时,各种各样的传统民间活动让人们应接不暇。而在库区云阳县,一直广泛流传着一种名叫“车车灯”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观看这一民间艺术表演。

据当地老艺人讲,“车车灯”起源于清朝末期,又名小车舞,一般在旧历正月闹“花灯”时表演。老人说,最初“车车灯”是在解放前由河南、河北传来,当时因为黄河泛滥和虫灾,两地荒民流落四川,他们通过表演“车车灯”四处拜年,讨取生活费。后来这种喜庆热闹的表演形式被许多本地民间艺人学会,于是“车车灯”就在长江沿岸流行起来。

“车车灯”是用竹竿、彩绸、纸花制作、装饰成的一辆独轮车,小车周围用布围裹,车的两侧绘制有车轮图案。

“车车灯”表演时表演者一般需要四名,乘车人走“十字步”,推车人走“行进步”,帮车人走“大十字步”,丑角表演者没有固定步式,跑来窜去,扭前扭后与乘车的人嬉逗调笑。几个人互相配合,表现出上山下坡、拐弯抹角、陷入泥沼、抬车出坑等情节。

由于历史原因,云阳“车车灯”曾一度沉寂过。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思想上的禁锢开始解放,车车灯再次回到了街头院坝。与此同时,车车灯表演者口中的曲调也悄悄的从旧调演变成了新调。

如今在农历新年前后,不论是云阳县城还是大山村落,都会有不少“车车灯”队伍到各家各户迎春拜年,恭贺新春。

那充满浓郁乡土韵味的装扮和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唱词,既传达出一种浓厚的三峡文化气息,更展现出库区老百姓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责任编辑:木兮兰兮)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