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土家族文化】土家族饮食习俗(2)

2010-03-13 15:00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网 作者:佚名
据说十碗八扣是从晚清宫廷满汉全席变化而来,其最高级别要数八大件.如果按八大件,菜谱的内容也有严格规定,即小米年肉、椒盐酥肉、锅烧佛手胆、天

  
  据说“十碗八扣”是从晚清宫廷“满汉全席”变化而来,其最高级别要数“八大件”.如果按“八大件”,菜谱的内容也有严格规定,即小米年肉、椒盐酥肉、锅烧佛手胆、天麻全鸡、玉米鸡茸、锅贴烧鸭、金银蛋卷、佛爬甲鱼。除这“八大件”外,还有颜色各异的“十冷碟”,即一青二白、三红四黑、五酸六辣、七方八面、九圆十足。“八大件”和“十冷碟”,对待客程序也极其讲究,如今等闲已难得一见。
  
  ……从食谱和仪式中虽然能发现一些土家人的饮食特点,但仍不能全面地反映土家族的饮食喜好。有空到土家山寨去转一转,看看那里土家人的家常菜,尝尝土家人的家常味,你会对土家人的“喜酸辣、好豪饮”深有体会:
  
  其一是喜酸辣。大革命时期这里就流传着一首民歌:“要吃广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你要砍头你就砍,你要杀来你就杀。砍掉脑壳只碗大个疤”.广椒是本地人对辣椒的俗称。每逢春夏,城乡家家户户即开始忙逯起来,做辣椒酱、腌广椒末、晒广椒皮、磨广椒粉,还有稀广椒、酢广椒、酸广椒、泡广椒等等,一用经年。平时或为主菜,或兼佐料,煎炒烹炸,熟卤凉拌,可谓应用自如。正如旧志所云:“丛岩幽谷中,水冷泉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以温胃健脾”.
  
  其二是好饮酒。“乡人好酒,俗虽陋而风古”.历史上的巴人即好酒:
  
  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禾,可以养父。
  
  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禾旨酒,可以养母。
  
  在情歌中,酒成了煽情撩意的引子--
  
  煨的伏子酒,哥哥吃一口。哥哥吃哒舍不得走……
  
  挨姐坐,对姐说,要姐的头发冲酒喝……
  
  长阳传统的酿酒业中,因酿造方法和酿酒原料不同,酿出的酒也种类繁多。有以苞谷为主煮制的烧酒、堆花酒,有以糯米为主煮制的甜酒、伏子酒,有醪糟去渣煮熟而成的解水酒……殊难尽表。在饮用方法上,值得一提的是“咂酒”,又叫“咂巴酒”、“咂抹坛酒”,所谓“亲宾宴会,以吃咂抹坛为敬”,是土家人款待客人的最高规格的礼节。饮用时将珍藏的好酒整坛取出,以通节竹管插入坛中,依宾客尊卑长幼,顺序吸饮。长阳竹枝词曾描绘过咂酒的情景:
  
  蛮酒酿成扑鼻香,竹竿一吸胜壶觞。
  
  过桥猪肉莲花碗,大妇开坛劝客尝。
  
  其三是吃腊味。土家腊味,最具代表性的是腊肉。土家人认为新鲜猪肉有毛腥气,喜欢吃是烟薰腊肉。冬季杀了年猪将鲜肉以盐腌三、五天,再用松柏树枝烟熏火燎一月左右,直至水份熏干、色泽金黄,便成腊肉,做起来如腊肉芯子擀包面、腊肉丁子蒸蒸菜、玉米粉子煎腊肉粑粑、青椒炒腊肉等,香气扑鼻,四季不断,百吃不厌,堪称土家的风味食品。类似的还有腊香肠、腊猪头、腊肝、腊肠,以及腊鱼、腊羊等,甚至豆腐、豆豉等素食也可熏制成腊味,风味独特,乐在其中。
  
  其四是重山肴。俗话说“家鸡子肉,野鸡子汤,吃在嘴里格外香”,土家人特别喜爱山珍野味。无论天上飞的、林中跑的、水里游的,均能入席。在现代人看来,可谓口福不浅,但历史上的土家族本就是一个好渔猎的民族,鸟兽虫鱼曾经是土家人重要的食物来源。由于地处深山,这里过去各种珍禽异兽俯仰皆是,盛产獐、麂、鹿、獾、蛇、猴、白猸、狐狸、野兔、野猪、野羊等多种野生动物,甚至华南虎、金钱豹、大熊猫等珍稀动物也不罕见。至于林中的飞禽如锦鸡、野鸡、斑鸠、鹌鹑、鹧鸪、麻雀,水中的游鱼如白甲、青鱼、鲤鱼、鲫鱼、鲇鱼、甲鱼、娃娃鱼等,皆是土家人餐桌上的美味,因此也有“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一斤”、“河里好吃是白鳝、山里好吃是白猸”等各种民谣俗语传世。只是近些年来昔日的山珍多成保护对象,土家人也渐渐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美食的兴趣开始转向各种野生植物,如竹笋、香椿、蒿子、蛮荞、蛮豆、鲇鱼须、节节根、野韭菜、野葛粉、地米菜、马齿苋、酸爪茶等,冠之以“绿色食品”,别有一番风味。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