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傣族文化】傣族孔雀舞的诞生史

2010-03-18 10:2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孔雀舞,傣语称“戛洛勇”。它是傣家人最喜爱的有着古老传统的广场表演性舞蹈,广泛流传于傣族聚居区。其中,尤以瑞丽跳的孔雀舞较为精彩,也较为普及,……

孔雀舞

 

  孔雀舞,傣语称“戛洛勇”.它是傣家人最喜爱的有着古老传统的广场表演性舞蹈,广泛流传于傣族聚居区。其中,尤以瑞丽跳的孔雀舞较为精彩,也较为普及,几乎每个村寨都有跳孔雀舞的高手,甚至还有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这种孔雀舞,主要模仿孔雀飞奔下山,漫步森林,饮泉嬉水,追逐嬉戏以及拖翅、晒翅、展翅、开屏、飞翔等动作。这些动作有着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每个动作之前有起式,完了后有收式;有固定的步法、位置图及固定的动作组合;每个动作组合又有固定的鼓点伴奏。
  
  傣族人民之所以爱跳孔雀舞,这是因为他们不仅认为孔雀最美、最善良,而且认为孔雀是神鸟,是佛的化身。因此他们以孔雀舞来表达本民族的理想和愿望。
  
  德宏是绿孔雀的家园。由于孔雀羽毛绚丽,飞行自由,舞姿优美,于是先民便模仿孔雀舞动开屏,展翅翱翔,这就是孔雀舞的起源。民间的许多跳孔雀舞的高手和艺人,都曾有过到林间溪畔偷学孔雀起舞的经历。因此可以说,孔雀舞是仿生舞。
  
  傣族是百越族群中的一员,而越人古时就十分尚鸟,并将其作为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云南是铜鼓的发源地,在出土的铜鼓面上,几乎都有一圈展翅飞翔的鸟,同时鼓身上还铸有神秘的“鸟冠羽人”的图像。在德宏傣族的孔雀舞中,有一种孔雀架子舞,穿上这副“人面雀身”的道具,颇使人联想到铜鼓的“鸟冠羽人”.
  
  孔雀在佛经中被视为吉祥鸟,佛在550次修炼轮回的经历中,曾轮回为孔雀身。有一个《佛与孔雀舞》的傣族民间传说,讲述了孔雀舞进入佛教圈子的经过:很久以前,佛到人间游历。有一天,佛路过天柱山下金孔雀的家园,就顺路去看望久别的孔雀。事也凑巧,这时正是孔雀抱蛋的日子。一只雌孔雀首先见到佛,便高兴地四处通知,于是孔雀们纷纷赶来拜佛。雌孔雀为了尊重雄孔雀,让雄孔雀站到前面。这时,佛射出了闪闪的金光,佛光照到雄孔雀身上,雄孔雀的羽毛顿时变得珠光宝气,绚丽多姿。佛临别时叮嘱:“孔雀啊,你们变得如此美丽可爱,到摆帕拉(拜佛节)时,我们再相会。”一年一度的“摆帕拉”来到了,佛坐在高高的荷花宝座上,面对数不清的信众,不停地传授佛经。“摆帕拉”的最后一天,孔雀们才从天柱山飞到摆场。因为佛被人群团团围住,孔雀们无法接近佛,他们很着急,怎么办呢?孔雀们你一言我一句地商量开了,最后决定在人群外面摆开舞场,迎着神圣的佛展开亮丽的彩屏。当他们跳起舞蹈的时候,人们的眼睛都转向了它们,还不约而同地一边敲响象脚鼓,热情地为他们伴奏,并为孔雀让出一条通向佛的道路。孔雀们来到佛身边,把五光十色的孔雀翎敬献给佛。旁边的人伴唱起优美的赞歌:“孔雀最向往光明,它们的心像月亮一样明净;它们把彩屏献给佛,却不愿把功劳写入佛经,我们要像它们一样勤奋造福,像它们一样善良待人。”从此,孔雀舞就代代相传至今。
  
  据佛经故事《孔雀王》记载:孔雀是神鸟,他喝过的井水与河水,他都念过咒语,人们喝了“孔雀水”或沐浴后,就能有病治病,无病增寿。人们还发现:孔雀沐浴时,总要抖落羽毛上的水珠,水珠落在动物身上,就健美长寿,六畜兴旺;落在地上,明年就五谷丰登。从此,人们供奉孔雀比供奉祖宗还虔诚。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