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蒙古族交通】勒勒车 “草上飞”(2)

2010-05-13 14:20
来源:百科知识 作者:景爱
高轮车的历史 在北方草原地区,高轮车是许多民族都曾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最早使用高轮车的人,不是敕勒人,而是阿尔泰山南北的斯基泰人。苏联的
  
高轮车的历史
   
在北方草原地区,高轮车是许多民族都曾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最早使用高轮车的人,不是敕勒人,而是阿尔泰山南北的斯基泰人。苏联的考古学家,在阿尔泰自治省楚雷什曼河滨一个叫做巴雷克的地方,发掘了一个巨大的古代墓群。在第5号墓中出土了单辕四轮有盖马车,车前殉葬的有四匹马,可知这是四马牵引的大车。同一墓中还出土了织有骑马人和鹿的彩色大地毯,还有铺在马鞍上的刺绣丝织品,显然这是一座游牧民族的墓葬。学术界认为这是斯基泰人的墓地,也有人认为与月氏人有关。其时间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这种车是木轮,车轮高大,车上可能装有贵族的庐帐。这是已知的时代最早的木轮高车。
 
除了与匈奴有近亲的敕勒人以外,鲜卑人的后裔契丹人、奚人也使用木制高轮车,尤以奚人制造的高轮车最为有名,被称作“奚车”。公元945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南伐后晋,在阳城县被后晋军队打败,辽太宗“乘奚车退十余里”。契丹人的高轮车,在辽代壁画墓中常常可以见到。例如在内蒙古库伦辽墓中,有彩绘车仗图,车轮特别高大,驭者站在辕侧,辕高与驭者肩平,车轮比驭者还要高一些。敕勒人的高车,大概也是这个样子。
 
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人也使用高轮车,由于车轮高大,达斡尔人又称之为“大轱辘车”。以现在达斡尔人的大轱辘车来看,车轮可及中等身材人的前胸。在齐齐哈尔、莫力达瓦旗一带,汉族人与达斡尔人杂居,达斡尔人使用高轮车,来自内地的汉人则用矮轮车,有明显的差别,高轮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勒勒车与草原环境
  
以高轮为特征的木制勒勒车,在北方草原上经久不衰,先后沿用了两千多年。几乎北方的游牧民族都使用过高轮的勒勒车,至今勒勒车在蒙古人、达斡尔人中仍在使用。勒勒车很简陋,为何会有如此大的生命力?仔细了解北方草原地区的环境特点,很快就会找到答案。
 
北方草原地区就整体来说,缺乏高山大河,地势平坦,不过在有些草原上,还是漫冈和低洼地,受风蚀作用的影响,地面常常凹凸不平。鼠害对草原危害很大,挖出了许多鼠洞,使地表支离破碎。冰雪融化,暴雨倾注,会形成一些深浅不一的沼泽地。牧民转场,没有固定的道路可行,牧民的勒勒车队,是跟随牛羊而行,牛羊一边觅草饮水,一边缓缓前行,勒勒车只能慢悠悠地移动。由于草场凹凸不平,还有沼泽小河,甚至还会遇到高草和灌木丛,如果车轮低矮的话,很难穿过并不平坦的草场,车轮低会在沼泽地陷车。为了适应地面的种种复杂情况,人们便尽量加大车轮,使车厢与地表有比较大的距离,这与现代的越野汽车底盘高属于同一道理。高轮的勒勒车是由草原地区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
 
木制的勒勒车构造及其简陋,途中常常会遇阻而损坏,因此,要携带工具随时随地修理。如此看来,简陋也有好处,出了问题,驭者可以自己动手修理,不必请来专门的工匠。勒勒车是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只要逐水草而牧的生活方式不改变,勒勒车便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勒勒车不会被淘汰、消失,可能还会保留很长一段时间。有哲人说,存在就是合理,勒勒车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