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失传的古代游戏——六博

2011-03-02 15:49
来源:中国网 作者:秩名
六博,一作陆博。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

  六博,一作陆博。两人相博,每人六枚棋子,故称六博。其胜负的关键在于掷采,偶然性很强,双方按照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

 

  李益的《杂曲歌辞·汉宫少年行》写道:“分曹六博快一掷,迎欢先意笑语喧。”“分曹”就是“分拨”。玩六博的时候笑语喧哗,很热闹。

 

  提到六博的唐诗还有:

 

  李白的《相和歌辞·猛虎行》写道:“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辉。”

 

  李白的《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之一写道:“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

 

  韩愈的《送灵师》写道:“六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行到目的地的棋子叫“枭棋”。

 

  六博游戏自夏代起就在宫中盛行,宋代已不多见。

 

  六博的出现,比中国象棋要早得多,大约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到了战国时期已相当流行。楚辞《招魂》中有云:“菎蔽象基,有六博些.分曹并进,道相迫些”。反映出战国前后在荆楚一带已流行着六博棋。《史记.苏秦列传》在描写齐国都城临淄繁荣的景况时,也提到当地许多人群在“斗鸡走狗,六博蹴鞠”,这些记述表明六博游戏在当时已相当普及了。



  秦、汉是我国多种游戏产生和发展的时期,六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上至贵族官僚,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乐于此道,成为宫廷和民间喜闻乐见的棋戏之一,并出现了一些与六博相关的有趣故事。《说苑.正谏篇》记载秦初人嫪毐(音laoai)被封为长信候后,以太上里自居。在秦王嬴政行冠礼的宴会上,设六博助兴,博戏中醪毐管不住自己那三寸舌头,口出狂言,结果是落得满门抄斩。汉代景帝时发生的“吴楚七国之乱”,其中也不能说没有六博的因素。景帝为太子时就喜好六博,一次同吴王刘濞的儿子博戏时发生口角,竟提起博局砸向吴太子,造出了一场命案。从此刘濞怀恨在心。到景帝登基的第三年,刘濞终于联合楚、赵诸王,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叛乱。这些事件,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上层士公贵族好为六博的风尚。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