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探寻米脂古城 一条老街走出24位进士(2)

2011-04-28 14:32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杨永存
沿着高家院落东侧巷道的缓坡向上走,四合院一座接一座,其中有光绪年间曾任四川知县的李蕴华进士故居,与其为邻的是历史小说《永昌演义》的作者李


  沿着高家院落东侧巷道的缓坡向上走,四合院一座接一座,其中有光绪年间曾任四川知县的李蕴华进士故居,与其为邻的是历史小说《永昌演义》的作者李健侯故居。李健侯因当年得到毛泽东的赏识,聘请他当了边区的参议员,但故居被其后人变卖,年久失修,面临塌落。

  据史料记载,在米脂古城的窑洞大院内,明清两朝共走出了9位官宦,24位文武进士,这些散发着黄土文化的古老民居,足以显示那时当地社会的富足,也是米脂人民对中华“民居文化”的重大贡献。
 


 米脂古城东大街 摄影 史飞


  百年民居今安在?

  位于米脂古城北大街的51号高家大院主人高宏恩说,据祖辈相传,他家的四合院是由修建李自成行宫的工匠亲手营造,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正面5孔砖石窑外搭木质廊檐,甚是壮观,可惜年久失修,2008年已被拆除,拆除前拍摄了照片以保存资料。

  高宏恩认为,这些窑洞古建筑群一旦被认定为文物,那么政府就应该承担一部分维修费用,如果仅靠住户自己来修复实在力不能及。类似上述现状,在米脂古城里均属普遍现象,因住户没有能力按照修旧如旧的标准来修复古建,为安全起见要么搬离任其塌毁,要么随意加固新建,对原有的遗存造成了人为破坏。有的居民将古窑洞拆除后,在原址建起了现代房屋,这极大地毁灭了原有的院落风格和聚居环境。

  随行的文化部门干部高海银说,有的四合院民居曾有高大的门楼,或年久失修自然倒塌,或遭受战争炮火而消失。一些屋角的精美脊兽在后来的文革“破四旧”中也遭劫难,现在保存完好的已经不多。
 


 米脂古城东大街 摄影 史飞


  期待人文精神复苏

  据了解,米脂窑洞古城一条街(东大街、北大街)内的柔远门、大成殿、杜斌丞故居、常平仓(县衙)先后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米脂古城一条街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美院院长杨晓阳认为,米脂窑洞古城是中国建筑环境文化艺术中不能少的一个环节,并且希望把窑洞古城做成国家项目。

  目前,按照大文化大旅游大经济的理念,米脂县提出了一套保护管理对策,通过加强对窑洞古城一条街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并计划编制“米脂古城一条街专项保护规划”,对古城进行整体保护。其次,将窑洞古城整体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还计划将古城一条街包装成一个大项目,进行引资融资,采取由点到线再到面的递进修复保护措施,并将古街投入保护与管理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之中。不论哪一种保护与管理思路,只要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利用,米脂古城一条街定会在酣睡中苏醒,也会为米脂带来人文精神的复苏。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