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朔州的端午:家家户户贴公鸡

2011-06-02 09:45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北方朔
在上古时代,五月为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日,朔州民间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不吉利。

 

在上古时代,五月为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日,朔州民间认为这天出生的孩子不吉利。到了秦汉以后,五月初五逐渐地融为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是城乡人的传统习俗,饮雄黄酒,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另外,还有在宅院中“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据说艾蒿干了以后熬汤喝,可以解毒祛病,免疲逸劳,因此特别诱人去采。田野里,一片欢声笑语,节日气氛在这里变得更为浓烈。端午节避邪表现在家人安全方面,小孩子一直是重点保护对象,民间有“端午到,戴香包”的说法。除香包外,还要用五色花钱搓成索,在神灵前摆供祈福后,拴在孩子的手腕、脚腕以及脖子上,称为“百索”,要戴够一百天方才解除。朔州的端午节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用红、黄纸剪成的公鸡,雄赳赳,气昂昂,用以避邪祈福。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