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图集
视频
国学入门
国学智慧
国学活用
万姓祖先堂
忠孝文化
和文化
大同文化
爱我中华
易学天地
中医养生
中华香道
艺术
民俗
旅游
历史
中华功夫
中华军旅乐园
您的位置:
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俗民风
>
民俗民风
【土族波波会】搭帐篷神庙祭祀 要请“波”作道场
“波波”为土族语,意为法师作道场,俗称跳神。供奉神(袛)的寺庙每年都要举行酬神祭祀活动,一些地方没有固定寺庙,也要搭起帐篷...
门源刺绣:男人外面走 带着女人手
门源的民间刺绣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刺绣针枝有扎花、挑针、夺针、过线、盘线等七、八种。这里的各族妇女用灵巧的双手营造着四季如...
浚县泥咕咕:会发声的泥塑
浚县泥塑形体较小,大的不足2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因其尾部有两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黎阳镇杨圯屯是...
【苗族鼓藏节】祭祀生命始祖蝴蝶妈妈、枫树
鼓藏节,苗语称“牯哝江略”,意为鼓社节,即以血缘宗族为单位的祭鼓活动。鼓藏节的来历在苗族经典《苗族古歌》里有记,说的是人类...
【侗族琵琶歌】手持琵琶展现诗歌最高水平
侗族琵琶歌分布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主要有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歌唱内容几乎涵盖了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
【仡佬族毛龙节】古老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产物
仡佬毛龙主要活跃在元宵节期间,有学者推论,毛龙源起于古代仡佬的“竹王”崇拜和生殖崇拜。 ...
【侗族萨玛节】萨玛:神灵化身 身兼数职
“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
石阡木偶戏
石阡木偶戏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据口传资料,大约在200年以前,自湖南辰溪...
【苗族古歌】创世为主体 古代神话的总汇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
【撒拉族民俗】讨价还价 无须言语只在袖筒里捏手指
撒拉族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在长期的经商活动中,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商习俗,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他们都非常喜欢做“阿日”...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频道推荐
立冬节气习俗:冬泳、补冬、吃饺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
八月十五话明月:中华民族的中秋
一轮明月寄相思:中秋节的由来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挂艾草的传说
2023年为何有两个“立春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青年文摘
中国文化交流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