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濒临绝境的东北人参(5)
2010-05-15 11:29
人参园圃的美丽和隐忧 7月是人参种植园最美的时节。鲜艳的参果在参帘下整齐地排列着,如果遇有阴雨天,参地的主人就打开参帘,一棵棵亭亭玉立的人
人参园圃的美丽和隐忧
7月是人参种植园最美的时节。鲜艳的参果在参帘下整齐地排列着,如果遇有阴雨天,参地的主人就打开参帘,一棵棵亭亭玉立的人参植株,层层平展的叶子上,高高地伸出一顶红鲜圆润的宝石一样团簇的参果,偶有风来,款款摆动,别有一番风韵。
参地一般都开在森林环绕的山坡上,远望参床一列列排得非常整齐,晴天的时候参床上都盖着防太阳晒的参帘。在方方正正的参地一角一般都有一个看参的小窝棚。外地人从山上经过,看到在高山上的森林中突兀地开辟出这样一块盖着帘子的土地,绝大部分人会问起它的用处。参地一般都开在自然环境很美的大山里,具有参观价值,因此前些年,东北有些人参种植县的旅游部门推出了参观人参园的项目。由于人参的众多传说和越传越神奇的药用功效,还真吸引了不少的参观者。如果赶上人参收获季节,参观者还可以和参农讨价还价买几根新鲜的人参。
但是好景不长,近几年,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人参种植园在有些地区已经绝迹,当时人们参观的人参园应该叫做最后的人参种植园了。
人参的生长习性很独特,而且对参地的营养水平要求很高,参地绝大部分都是在林地砍伐以后开垦出来的处女地,而且要清凉湿润的山地。人参在这样的山地生长3年后,供养人参的养分逐渐耗尽,就要移参到新开垦出来的处女地上,否则人参就会因营养不良等问题大量掉苗(意即死苗)。也就是说要接连砍伐和开垦两块林地,才能保证人参长到勉强可以采挖上市。人参种植每年都要开垦大面积的林地,这与当前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参种植走入困境的关键所在。
这样,人参在种植技术渐渐成熟的情况下,又面临着无地可种的窘境,野生人参资源在多年无节制的滥采滥挖下已大面积枯竭,在中国发展了数千年的人参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加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自然资源的今天,人参产业走进了困境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在东北,有的省已经彻底不再审批开垦林地的参地了,原有的人参还不能上市的绝大部分移到林下栽种,有的省由于种植面积过大,难以快速调头,正采用种种过渡的办法,逐步实行人参林下籽种、林下移栽的办法。过不了多久,我们今天还勉强可以在东北看到的传统意义上的人参种植园,就会成为记忆中的景观了。
我们在思考野生人参的濒危和传统人参种植陷入困境的问题时,永远摆脱不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调整和校正。如果说大自然给我们创造了这种“能治百病的草”,我们有什么理由要使它濒危呢?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