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一部影响杨绛母女童年的书:《童谣大观》

2009-04-15 18:2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第 六 篇写道: “ 我家有一部《童谣大观》,四册合订一本 原是三姑母给我和弟弟妹妹各一册 。不知怎么这本书会流到上海,大概是三姐姐带来教她女儿的。当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第六篇写道:“我家有一部《童谣大观》,四册合订一本原是三姑母给我和弟弟妹妹各一册。不知怎么这本书会流到上海,大概是三姐姐带来教她女儿的。当时这本书属于小妹妹阿必,我临睡有闲暇就和大姐姐小妹妹教圆圆按:杨绛女儿钱瑗的小名唱童谣。圆圆能背很多。我免得她脱漏字句,叫她用手指点着书背。书上的字相当大,圆圆的小嫩指头一字字点着,恰好合适。没想到她由此认了不少字。”杨绛先生还更具体地记述了圆圆拿了《童谣大观》学认字的情景。显然,《童谣大观》这部书,曾在杨绛先生的童年,以及她女儿圆圆的童年,产生深刻影响。
   童谣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歌谣、谚语与成语一样,都是现实世界的神髓,正如鲁迅先生论及成语时说的那样,“既然从世相的种子出,开的也一定是世相的花。”《何典·题记》我国历代谣、谚遗产的丰富,在全世界肯定是首屈一指。仅就童谣而论,自古以来,二个方面的人,都很重视。一是统治者,有些朝代专门设置相应机构,派出专人至民间搜集童谣,作为记录,研究当代或前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学者、才子杨升庵编的《古今风谣》、清初学者郑旭旦编的《天籁集》、清末学者杜文澜编的《古谣谚》、民国年间顾颉刚先生编的《吴歌》甲、乙集。这些书中都有大量的童谣。我是研究历史的,又忝为作家之列,一直注意历代童谣,有关的书,能买到必买,买不到的,必设法借来,边阅读,边摘其要者,抄成卡片。而可以复印的,则复印。上世纪80年代,我的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一位同事、在本所图书馆按:我所图书馆所藏线装书甚丰,在北京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位居第三。)工作的杨志清先生,示我馆藏民国十一年1922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由雅仙居士金华陈和祥编辑的《绘图童谣大观》,翻阅之下,喜不至胜,当即复印,并请人装订成书。
    这部书尽管有四册,但因为字大,且每首童谣都有精美插图,故加在一起,也不到一百页,很适合儿童阅读。编者很有见地。常言道“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编者所编的童谣,以上海周围――也就是江浙地区的童谣为主,但也有广东、四川、湖北、河北等省的童谣入选。这就必然带来语言、民俗方面的隔膜,使儿童看不懂。难得的是编者加了不少必要的简明扼要的说明,使儿童一目了然。童谣很多,难免夹杂着糟粕。本书除个别童谣如嘲笑麻子等生理残疾现象的童谣选入欠妥,又缺少批判的说明外,绝大多数童谣都选得很精当,而且涉及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社会生活的许多侧面,内容广博。第二册有首吴江县的童谣《戒奢侈》:“著衣看家当,吃食看来方。种田钱,万万年,一蓬烟。”这是对官府贪贿的抨击。当然,这首歌谣也透露出农业社会的农本思想,以种田为第一要紧的事,是根本,虽已是民国了,但吴江县乡下仍然是以种地为主,故小孩子仍然唱着这古老的歌谣。第四册选了一首武昌童谣《警备队》“……人家妇女陪他睡,他的妇女陪官睡。强盗土匪他不管,只把有钱的百姓来问罪。”尖锐地揭露了警备队的腐败。第二册还编入一首《算错命》的童谣:“姐在房里绣花枕,耳听门外弦子声,开开门来请先生。先生请到里头坐,报个八字给你听。拿起八字算一算,还有三年才动婚。姐儿一听就生嗔,怒也骂声瞎子滚出门头胎生过了二胎要临盆”这是对算命之类迷信活动的有力揭露,而且很幽默,儿童读后,肯定会笑出声来。破除迷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普及科学知识。《童谣大观》的编者,很重视这一点。如第三册选了一首常州童谣《显微镜》:“显微镜,真好顽,让我过来看一回,看见鱼子像鸭蛋,看见头发像门闩,看见丝线像草把,看见针眼像天窗,蚊子撒尿像大海,苍蝇屙屎像高山。人若不肯信我话,请他买个镜子顽一顽”这首童谣形象、夸张,真是活龙活现,即使用今天的水准来衡量,也不失为是一首科普的优秀儿歌。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