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姜昆谈曲艺创作:少点“牌子腔” 多点“精气神”

2009-07-18 17:2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姜昆
中国曲协主办的全国曲艺精品创作班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团结培养了一批曲艺创作人才,也催生了一批优秀曲艺作品,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深入分析曲艺的整体形势,就会觉

中国曲协主办的全国曲艺精品创作班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团结培养了一批曲艺创作人才,也催生了一批优秀曲艺作品,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深入分析曲艺的整体形势,就会觉得创作数量远远地高于质量,这也是当下文学艺术界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创作能不能上去,直接关乎曲艺事业发展,关乎曲艺艺术能不能在文化建设中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抓质量、出精品,是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曲艺精品创作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曲艺界同仁能够真正静下心来,整顿思绪,放开眼界,看到不足,交流思想,在创作过程中提高自己,在提高自身过程中搞创作,共同培养和提升曲艺的创作理念,努力提高曲艺作品的整体品位。

我在看曲艺作品的时候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没有摆脱过去的模式,开头和中间与结尾基本上是按照传统模式套下来的,“牌子腔”多了点。曲艺缺少一种新面貌,不能让曲艺界为之一振,让整个文学艺术界为之一振。所以,我提倡曲艺界同仁们都拿出点“精气神”来。

什么是“精气神”?精——《说文》中有“精,择也。灵秀之气,精气命脉之神。”“精彩、精思”,《后汉书》有“精思傅会,十年乃成。”“精”包含三层意思:要经过选择;要有活力;要经历长时间的锤炼。气——在中医里是和生命紧紧联系的,是人的命脉。孟子说:“气者,体之充也。”《辞海》解释为“精神状态和情绪”,“在艺术作品中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神——“阳之精气曰神”。《易经》里讲“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近现代解释是“神韵趣味,神韵风骨”。我们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三个字就会感到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精神,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它与迂腐的、陈旧的、沉闷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格格不入!它应该是时代的、大众的、主流的精神反映,它应该是在曲艺传承过程中一种创新的体现:新的表现方式,新的题材内容,新的语境,并且能镶嵌新的思考与哲理在里面。在我看来,要把“精气神”融入到曲艺作品当中,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研究新的欣赏环境 改造旧的艺风

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文艺形态由改革开放前的一元主导到今天的多元并存,由于观众的欣赏需求和审美心理的多样,文学艺术也出现了“分层”、“多元”并存的现象。马季老师在最后的日子里呼吁相声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就是和谐文化需要包容,需要尊重不同的文化需求。大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需求也不尽相同,当下曲艺要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表演形式到题材,都应当有鲜明的改变来适应这种需求变化。要寻找新题材、形成新角度、创造新的表演方式,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新的思维,这有赖于平时的观察积累和思维训练。要多看、多听、多琢磨,不仅要精通曲艺本身的艺术规律,还要认真研究现在观众的心理特点。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