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先生以前说过,最好的戏是欣赏完后留给人们思考的余地,而不是剧场当时哈哈一乐、议论纷纷。对作品思想性的强调,不是说要求每个演员和作者同时也是思想家,但是,缺乏思想、忘记传递思想信息的作品,注定是苍白的。作品如果只在技术上考究、形式上装点,无论多么精致,也无论当时能吸引多少“粉丝”,赚取多少收视率,都只能是一具速朽的空壳。一个民族的精神产品,是要面向大众,但同时不能忘了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养成他们良好的欣赏品位的使命。面向大众,令大众喜闻乐见,不等于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观众的心理满足感和需求往往是非理性的,如果不加引导一味迎合,最终必然导致创作的死亡。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思想,思想也绝对不仅仅存在于理论著作里。面向大众的思想表达,是一个民族创造力的源泉。人类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的社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娱乐的塑造,这种被西方学者称之为“小渠道”的教育,对人的思维、意识有着超强的影响力,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潜移默化,与观众进行心灵间的相互沟通。希望越来越多的作者和演员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个曲艺艺术的品位。
曲艺是百戏之母。曲艺是建立在本体艺术发展之上的,曲艺的因素可以深入到各种表演艺术中去,继续延续祖先留下来的艺术精华。真正把曲艺做大,就要有一个大的平台;真正把曲艺做大,就要有一支浩大的队伍;真正把曲艺做大,就要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一定要摒弃陈旧的“牌子腔”,打起时代的“精气神”。作为曲艺工作者,我们要紧紧地把“曲艺”两个字记在心里,为曲艺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和中国曲艺家协会成立60周年,我们要安下心来,踏实创作,争取推出一批经得起考验的精品力作,让曲艺工作者排着整齐的队伍,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责任编辑: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