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孔繁森

2009-09-22 10:18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张晓明
孔繁森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西藏,深受西藏人民的爱戴。为了摸清阿里的情况,逐县、逐区、逐乡地跑,实地考察、求计问策,在1994年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孔繁森奔赴在

孔繁森

孔繁森,1944年7月出生,山东聊城人。1961年,17岁的孔繁森光荣地步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在部队,他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979年,孔繁森担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为发展宣传、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赴西藏工作。那时,他的母亲已年近八旬,妻子王庆芝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只有两岁,生活非常艰难。可是孔繁森想到这是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不去总得有人去,谁家又没有困难呢?于是,他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家乡和亲人,进藏担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组织上认为孔繁森在政治上成熟又有在藏工作经验,便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赴藏工作。当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依然还是那句老话:“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进藏后,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为了结束尼木县续迈等三个乡群众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了解到农牧区缺医少药的情况后,孔繁森每次下乡都用自己的钱购置药品装满小药箱,工作结束后,他就给农牧民群众认真地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在羊日岗乡的地震废墟上,领养了三个失去亲人的藏族孤儿,12岁的曲尼、7岁的曲印和只有5岁的贡桑。一个人孤身在外,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辛苦和劳累可想而知。晚上工作了一天的孔繁森回到家里,先要给孩子们做可口的饭菜,然后教他们读书识字,节假日还要带他们上街购买衣物和书籍。收养孤儿后,孔繁森在生活上更加拮据。1993年的一天,他悄悄地来到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要求献血,其实他是为了孩子们来卖血。就这样,孔繁森三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900毫升的鲜血蕴含着孔繁森对藏族孤儿深深的爱。

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调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了党的决定、人民的需要。

阿里地处西藏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这里地广人稀,常年气温在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1993年春天,年近50岁的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阿里的情况,他逐县、逐区、逐乡地跑,实地考察、求计问策,与当地干部一起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他跑遍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1994年初,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席卷了阿里高原,孔繁森迎着暴风雪到受灾最严重的改则县和革吉县指挥救灾,救灾途中,饿了就吃一口风干牛肉,渴了就抓一把雪塞到嘴里,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时间的高山反应,使孔繁森本来就带病的身体更加虚弱。2月27日凌晨,孔繁森躺在革吉县曲仓乡一座牧民的帐篷里,剧烈的头痛使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感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天旋地转,有着高原生活经验和医学常识的孔繁森预感到死神正在朝他逼近。可是,让他放心不下的是远在山东的老母亲、妻子和儿女,他艰难地支撑着病体,打开手电筒在笔记本上给公务员小梁写下了这样的交待:“小梁,万一我发生不幸,千万不能让我的老母亲、家属和孩子知道,请你每月以我的名义给家里写一封报平安信,我在哪里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这哪里是什么交待啊,这分明是一份遗书!然而,这一夜孔繁森没有倒下,终于挺了过来。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阿里人民终于战胜了雪灾,全地区没有冻死、饿死一个人,而孔繁森却苍老了许多,黑瘦了许多,他的头发过早地灰白了。

1994年11月29日,一场车祸无情地夺去了孔繁森的生命。12月5日,阿里地委在狮泉河镇为孔繁森同志举行追悼仪式,这个不足5000人的小镇赶来参加追悼仪式的竟有2000多人。那一天,一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的挽联,充分表达了阿里人民对孔繁森的深切缅怀;12月14日,在山东聊城,2000多名干部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从四面八方来到革命烈士陵园,为孔繁森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面对孔繁森的遗像和骨灰,在场的干部群众都禁不住失声痛哭;12月15日,西藏拉萨隆重举行孔繁森骨灰安放仪式,遗像前花圈似海、哈达如云、哭声如潮……

孔繁森同志遇难后,阿里地委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除了一个袖珍收音机外,再就是几件简单的换洗衣服,还有仅剩下的8块6毛钱。谁会相信,这竟是一个地委书记的全部家当。

(责任编辑:末叶烟花)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