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丁晓兵

2009-09-22 11:2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丁晓兵始终把追求的坐标定格在党和国家的利益上,以“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但不可有残缺之志”自勉,以昂扬的斗志迎战军旅生涯的每一次跨越,自强不息,与

丁晓兵:跨越时空的独臂英雄

20年前,丁晓兵在云南边境防卫作战中荣立一等功,获得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二十年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把追求的坐标定格在党和国家的利益上,以“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但不可有残缺之志”自勉,以昂扬的斗志迎战军旅生涯的每一次跨越,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坚定地把人生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自己和所带单位累计获得284个奖牌、奖杯和证书。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不懈奋斗精神跨越时空,创造了非凡业绩,书写了光辉人生。

所获主要荣誉

* 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重大先进典型

* 共青团中央“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

* 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 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 武警部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

* 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 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牢记使命,党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丁晓兵在一次次重大人生抉择面前,始终把追求的坐标定格在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利益上。1984年,他所在的侦察大队参加边境防卫作战。为了争取到最艰巨的任务,他用鲜血写下请战书:“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先后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侦察和作战任务。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身为侦察大队“第一捕俘手”的丁晓兵,在敌人阵地生擒一俘虏回撤途中,为掩护战友和俘虏,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的刹那间,手雷突然爆炸,右臂被炸得只存一点皮肉。为了把任务完成到底,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残臂,扛着俘虏,冒着炮火翻山越岭4个多小时才与接应分队碰上头。而就在此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含泪为他化妆,紧紧抱着迟迟不忍就此让他而去。路过的前线医疗分队被这个场面深深感动,切开腿部动脉血管强行压进2600CC血浆。死神就这样与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以“中国兵”为题宣扬他的英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中国心”。他因此荣立一等功,荣获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全国各大媒体以“中国兵”为题,详尽报道了他的英雄壮举。他的事迹强烈地震撼了那个崇尚英雄的时代,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中国青年。

成为战斗英雄后,他的家乡安徽省政府决定让他担任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相当于副厅级干部。还有很多公司、单位和个体老板找上门来,请他到单位担任要职,并许诺给他解决房子、车子和优厚的薪金。不少人对他说:“你现在只有一条左臂,留在部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还是趁着现在名气大、影响大,赶紧给自己找条好的后路吧。”但丁晓兵却向组织郑重表示:“一要学习,二要工作,决不离开部队。”

1988年,他以全优的成绩从南京政治学院毕业后,放弃了留校担任教员或进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打起背包来到偏僻的山窝里当了连队指导员,一干就是多年。2001年,所在团队赴沪、苏、浙等地执行协助海关监管任务,时任政治处主任的他主动向团党委请缨,要求负责拒腐防变形势最为严峻的浙江片区。有人劝他,你当主任已经四年多了,万一有点闪失,就会影响个人进步。他却不以为然,坚决来到打击走私的风口浪尖上为国把关。驻地曾有一家公司找到他,只要派3名战士晚上为公司看大门,一年私下给他8万元,被他断然拒绝:“我手中的权力是党给的,只能听党指挥,决不能让钱指挥!”面对人生关口生与死、得与失、进与退的选择,丁晓兵虽然失去了很多,但他始终痴心不改,无怨无悔地践行着对党的铮铮誓言

永不服输,在不同的岗位上勇创一流业绩

丁晓兵常以“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但不可有残缺之志”自勉,始终以昂扬的斗志迎战军旅生活的每一次跨跃。他从用左手拿筷子、系腰带、练写字开始,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了基本生活技能。为了练好打背包,他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脚、嘴并用,练得手指磨破了皮,嘴角流出了血,直到打背包的速度全连没人赶上他。军事训练从难从严要求自己,8个军事科目考核他取得了7项优秀,1项良好。

正是凭着这股不甘平庸、永不服输的锐气和力量,丁晓兵走到哪里,就把红旗扛到哪里。他任指导员4年,连队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南京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任政治处干事,他先后有100多篇报道在《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被南京军区评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他的书法和绘画也都小有名气,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专门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他专题拍摄了《独臂绘丹青》纪录片。任教导员4年,他把一个基础薄弱的营队带成全师“基层建设先进营”。任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处3次被师评为“先进政治处”,所在团队被武警总部树为“基层建设标兵团”,荣立集体二等功。2003年7月,作为团政治委员的他,带领全团官兵奉命赴淮河流域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洪峰在哪里,他就冲向哪里;哪里最危险,他就战斗在哪里。当时,寿县瓦埠湖堤坝突然发生特大管涌,他第一个跳进风高浪急的激流中,与党员突击队一起打桩,和大家一起运土扛包,经过连续19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堵住了管涌,保住了县城。激战之后,由于断臂伤口缝合处经污水长时间浸泡严重溃烂,残留在身上的一块弹片露了出来,这时他才觉得断臂疼痛难忍。在丁晓兵这种战斗精神鼓舞下,全团官兵经过18天的激烈奋战,出色地完成了抗洪抢险任务。团队被武警总部评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他从任指导员到任团政委,丁晓兵和他所带领的单位累计获得284个奖牌、奖杯和证书,真实地记录了他为党的事业自强不息、追求不止的奋斗足迹。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