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列式结束后,我突然看到了那个经典的画面——欢快涌动的人海里,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我开始很惊讶,没想到“邓主席”会被人亲切地唤作“小平”,那感觉就像是熟悉的朋友之间在打招呼,令人感到非常亲切。后来才知道那些学生是北大的,这句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弟弟李明伟:技术上“小菜一碟”
我比哥哥参军还早,初中毕业就被“招飞”,1979年从航空军校毕业后,成为同学中唯一进入八一飞行表演大队的飞行员。到了表演大队,我主要是飞编队表演的僚机,最难的动作是九机编队,拉筋斗、空中开花都很惊险。因此,国庆大阅兵的飞行,从技术上来说,对于我们是“小菜一碟”。
1984年我24岁,元旦后,我们大队接到了参加国庆阅兵的命令,我被选中。
10月1日上午10时,我们分秒不差抵达天安门上空,当时我驾驶的是右列第二架僚机。飞过天安门的时候,我们根据长机的指挥,将飞行高度压低到600米。尽管没工夫瞄一眼下面涌动的欢呼人潮,但我们都清楚,广场上有很多双眼睛注视着我们,注视着人民空军。我们的拉烟罐放出的四色烟雾,在广场上空形成壮丽的彩练,为整个空中机群“开路”。
谁知,刚飞过天安门广场,油箱的报警红灯就亮了,飞机快没油了!这意味着我们只有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降落。如果不能及时返回,就只有弃机跳伞,那样不堪设想。我们只好加大油门,也不再保持队形,而是各自快速飞至机场上空,将飞机降在了跑道上。由于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我获得了一次三等功嘉奖,阅兵时那套军装至今仍珍藏。
(责任编辑: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