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闲读《左传》之二

2009-05-17 11:1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顾宏俊
楚国薳章的这招是一条很实用的政治智慧,要搞垮政敌最好的方法,不是针锋相对,而是顺势把自己的政敌推向极端,使其走向谬误。

从鲁桓公年代开始,楚国在武王的打理下已逐渐强盛起来,这已经令一代霸主郑庄公有些不安。楚国薳章的这招是一条很实用的政治智慧,要搞垮政敌最好的方法,不是针锋相对,而是顺势把自己的政敌推向极端,使其走向谬误。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

――《左传·桓公六年》中华书局版杨伯峻编著第一册第109页

从鲁桓公年代开始,楚国在武王的打理下已逐渐强盛起来,这已经令一代霸主郑庄公有些不安。鲁桓公六年,楚国渡过汉水,开始了他的北进。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是靠近楚国的随国。随国是汉东地区比较大的诸侯国,有六七小的诸侯国依附于他。如果这几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对付楚国,确实让楚国有些吃紧。只有让随国孤立于其他诸侯国,才可能让楚国有消灭随国的机会。那么怎么才能达到斗伯比所设想的使汉东诸侯与随产生矛盾的目的呢?楚国斗伯比提出,在随国的少师来到楚军时,不是在他面前炫耀楚军的威猛,而是要给他一个楚军并不强悍,其力量可能不如随的军队,也就是示弱于少师。而随国的著名政治家季梁认为,一个弱小的诸侯要想与强大的诸侯为敌,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弱国有道,一个是强国淫辟。季梁的一番话传到楚国,让楚国极度震惊,小小随国竟有如此深谋远虑之人。季梁已成为楚国北进的一大障碍。

楚国为了这一场战争,等了整整两年,让傲慢自大少师专宠于随侯而听不见季梁的劝谏。终于在桓公八年,楚国使得随国屈服于他。

楚国薳章的这招是一条很实用的政治智慧,要搞垮政敌最好的方法,不是针锋相对,而是顺势把自己的政敌推向极端,使其走向谬误。这一招尤其在敌人处于上锋的时候,是避免牺牲,出奇制胜的最佳手段。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左传·桓公十一年》中华书局版杨伯峻编著第一册第143页

在皇帝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虽说有“立嫡长子”这套规则,但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不管用,在这之前我已谈过。在正式成为国君之前,诸公子都有搏一把的机会。而成为国君往往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朝中是否有位靠得住的卿大夫,在国君还是公子时,你能否即位,就看你有没有一位有实力的大臣的襄助了,这是一种传承权力的方式。二是有没有一个外援国的帮助,这往往是母亲的娘家人。今天我们在国际政治上都提倡不干涉他国内政,但在春秋时期却还没有形成这套国际规则,左右他国内政往往成为本国权力的显示。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