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征战八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生只打了一次败仗,但却导致了英雄的末路而自刎乌江使一腔热血伴随滚滚河水消逝远方。项羽的败,倒和解放战争时的蒋介石很是相象:战线太长,战场太多,而又有些脱离群众,只靠精兵作战。彭城之战,项羽的3万精兵力克诸侯军56万,其战斗力可想而知。而3中的8千子弟兵更是精兵中的精兵,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九败章邯,大露锋芒,一举摧毁秦国主力。可四年的楚汉战争,英布降刘,司马龙且战死,项羽又整天来回奔跑于刘邦,韩信,英布,彭越之间,更时不时来个诸侯造反,再怎么强大的钢铁战士也会倒下,项羽确实是坐吃山空了。而刘邦则不然,这次输光了,来个突然袭击,剥夺韩信军权,则又有了上万精兵,一次次玩同样的把戏,乐此不疲,兵力也就源源不断。楚汉争霸后期,项羽的胜利已只局限与表面上,打败韩信,击破彭越,攻克英布,可一整合起来,从整体上看,却是刘邦赢了。
项羽是败的光荣,而刘邦是胜的可耻。项羽各方面很慷慨,而对土地从来是吝惜不已,以至很大程度上诸侯不满而造反。而刘邦则慷慨多了。给他一块,给你一块。韩信不帮我,好,我封你为齐王,割你几块土地,看你来不来。彭越,英布都不来,算了,封为梁王,淮南王,加封土地,反正我多的是。这样才凑齐四大主力直逼项羽至垓下。在土地问题上,刘邦不及项羽,项羽却不及始皇。巨鹿之战后,项羽以手中握有的权利分封诸侯,与始皇废分封郡县创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相违背,这无疑是逆历史潮流的一种倒退。而项羽本人也以分封诸侯为起点,从顶峰一步步走向灭亡的道路
点评帝王刘邦,说项羽之所以失败是他出生贵族,不知底层人民的生活。这却是错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错。刘邦是个底层人民,可也混了个泗水亭长,而项羽却随项梁东躲西逃,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生活体验怎会少于刘邦?不过,话有说回来,提到这方面,陈胜,吴广才是绝对的优胜者,征战多年,却利益薰心,到头来什么也没有。
项羽死后,刘邦也就成为了项羽。众叛亲离,登位十二年,平乱十一年。最后一年估计动不了了,还要受继承之事而扰。虽然这些事都化险为夷,顺利解决,却怎么说都不能是个好皇帝。当年被围荥阳,让纪信出城,自己却落荒而逃,此等行径比宋真宗之流高明不到哪里。登帝后,以32万打10万匈奴,却被困白登七天七夜,开和亲之先河,要武帝来一雪耻辱,可见生出8个儿子,没一个厉害的。想想李渊被突厥打败,李世民后来就派李靖为之报仇,以至李渊自弹琵琶,世民亲自起舞以示庆贺。项羽败不是败在刘邦,是败给了韩信,英布,彭越。刘邦没有他们,萧何之事无用,因为粮草未到,就已经败了,而陈平也只能为他怎样逃跑出谋划策。樊哙之流就不说了,他们才是真正的匹夫之勇。
项羽之党,自杀者甚多,章邯,司马欣,钟离昧皆自刎身死,除项羽外,最令人惋惜的当然是美人虞姬了。当年四面楚歌时,项羽孤单影子旁,是陪伴自己经历风雨的美人。霸王慷慨高歌,虞姬舞剑抒情。昔日的舞剑是迎接战将的凯旋,今朝的舞剑却是在向爱人做最后的诀别虞姬跟随项羽南征北战,在战争烽火的沐浴,项羽豪气的熏陶之下,早已不是柔弱女子。战场上项羽是败了,可他却永远都拥有着爱。读到刘邦“好酒及色”时,难免想起项羽“归心似箭”的柔情,难怪乎“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客悲歌充满了生离死别着急恨,饱含了无限凄凉之苦。这乌江边的一曲悲歌,吟唱至今,见证了英雄昔日的豪情,可也终结了豪杰八年的戎马生涯。一代霸王如此逝去,给后人无限感慨,使人常为之扼腕叹息。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责任编辑: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