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思维习惯总是,同情弱者和失败者。项羽仍然得到了千百年来的人们的尊敬。但,我却认为,有两件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原谅项羽的。第一件,滥杀无辜。第二件,火烧秦宫。
想谈谈项羽的念头已经有很多天了。在下笔的时候,我想起了易安居士的那首著名的诗篇《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从书柜中拿出了《宋诗鉴赏词典》,果然,此诗作为仅有了易安居士的三首诗之一而被收录。文中指出:“项羽在垓下一战,为刘邦所败,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暂避江东,重振旗鼓,但他以‘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此事的得失可置之不论,但他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豪壮气概是令人感动的。举出项羽的不肯南渡,正是对怯懦畏葸、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辛辣讽刺。”
那么项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又应该如何来评价他呢?
首先简约地回顾一下项羽的生平。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本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的爷爷是楚国名将项燕,叔父项梁。打小项羽不喜读书。秦末大乱时,与叔父项梁一起造反,拉起了自己的队伍。项梁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的孙子为王,于是,楚国的将士纷纷归附,项氏力量逐渐壮大,称霸一方。后来,项梁战死,项羽拥兵自立。项羽真正成名,则是缘于巨鹿之战。此役伊始,项羽将全部将士渡过漳河,而后把船敲破,沉入水中;把做饭的锅和蒸饭用的瓦甑,都敲破;把房屋都烧掉;保留三天的粮食。采取的是兵法上讲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楚军勇猛作战,九战九胜,大破秦军,而此时,各路诸侯都在作壁上观。此役胜利后,诸侯的军队人人恐怖畏惧,惊骇万分。随之,一个新词——破釜沉舟——亦宣告诞生。
而后,项羽一路西进,到函谷关,却被刘邦的军队挡住。项羽大怒,要击破刘邦的军队。这后来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鸿门宴”了。刘邦依靠着张良、樊哙以及项伯的帮助,终于得以脱身。项羽在屠杀秦都咸阳军民和秦王子婴,焚烧秦的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而后收取秦宫的财宝和妇女,回军关东。
项羽回军后,废掉楚怀王,而后竟指使人杀了楚怀王。并大封各路诸侯。在分封的时候,其原则不是论功行赏,而是任人唯亲。其中,将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刘邦封为汉王,其封地是当时交通险阻的巴蜀之地。后来,楚汉之间终究水火不容,爆发了长达三年战争,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楚汉战争也即宣告结束,大汉王朝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