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孟子:最遭帝王讨厌的“亚圣”

2009-07-07 15:3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洪水猛兽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被尊为儒家的“亚圣”。

(一)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汉族,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被尊为儒家的“亚圣”。

孟子是儒家学说重要的代表人物。不论其学说的价值,还是个人在历史上的实践活动,都在儒家“封神榜”上稳坐第二把交椅,仅次于孔老夫子。

奇怪的是,自汉朝“独尊儒术”,让儒家一家独大后,孟子本应该在孔夫子之后亦步亦趋,享尽尊崇。但是孟子却一直不得统治者的欢心。

尤其是几代盛世王朝的帝王,汉武帝、唐太宗等都曾祭拜圣人孔子,孟子则被当空气般地忽略掉了。封建时代,帝王的好恶当然有着不一般的影响力,孟子也就跟着委屈了上千年。

直到儒学鼎盛的唐宋时期,大儒们气不过,跳出来为亚圣叫屈申冤。唐代的韩愈把孟子立为道统至尊人物,南宋的朱熹也把《孟子》一书列入四书之列,这样孟子的地位才稍微回升。

但是,到了明朝洪武年间,孟子老先生又成为大流氓朱元璋的眼中钉、肉中刺。朱大麻子授意手下篡改《孟子》,简直把此书视为洪水猛兽,生恐怕它会蛊惑民心。

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青云直上,孟子不得统治者欢心,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传孟母在孟子小的时候为了他的教育成长,曾三次搬家。在孟母的正确教导下,孟子终于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这要追究到孟子的学说。

儒家第一个人物孔子的思想以“仁”核心,“仁”就是要关爱他人,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点。推及到国家政治,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说出“苛政猛于虎”的至理名言。

但这只是对君主提出一些道德上的要求,并未明确具体的制约措施和惩罚手段,依靠的是君主自身的品德修养和自律意识。这些要求,并未对君主构成真正的压力和威慑,做不到这些他们不会受到严重的惩罚。因此,后代统治者一般都欣然接受孔子的那一套,并推广天下。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