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阿Q正传》阅读札记(二)

2009-05-19 11:2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梁卫星
鲁迅小说给人一种叛逆到感觉,他到啊Q正传是其小说到代表作,阿Q给人到那种感觉从都没有忘记过,鲁迅狂人日记也是一部经典,其中繁育到人吃人到社会是真实存在到。

1、关于序

先看看来自《狂人日记》中的一段话。

鲁迅在这部不可思议的小说中借狂人之口言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几个字,是“吃人”!

在中国思想史上,这是一段开启了一个价值重估的新时代的文字。这段文字对传统价值石破天惊的解读不独是亘古未有的,同时,也是倍受争议的。因为这段文字,醍醐灌顶者有之,茫然失措者有之,五体投地者有之,破口大骂者有之,寝食难安者有之,感激涕零者有之,咬牙切齿有之,高山仰止者有之……这样迥然有别的反应还将持续下去,也许会持续到这个世界的完结。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不能不承认,如果我们能够理性的看待传统价值,如果我们能够理解鲁迅的良苦用心,我们将不能不承认,这段文字的确揭示了传统价值的本质特征。

a、历史作为存在之物——生命的创造物,僭越了生命的主体位置,将主体吞噬一空,使中国历史成为无生命主体的存在,或者说,在生命的互相强迫性之客体化过程中,杀戮法则戮杀了人的全部精神向度,使人全面异化为食物,而历史作为杀戮法则的物质载体,在一个拜物教盛行的不变时空里,成为了无生命的生命存在的礼拜圣物。

b、历史作为过去的物质固化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流动方式彻底湮没了现在,使现在完全丧失了其未来向度,全面蜕化为过去的殖民地。历史不独僭越了现在,也消灭了未来。

c、历史以书写的方式和文字的形式使杀戮成为了道德判断和价值评估的神圣实践,在此一神圣实践中,杀戮隐没在了文字背后,随着杀戮幻像主义的隐身,道德伦理与价值评估取代了血淋淋的杀戮,使历史纯然表现为道貌岸然与伟大光荣正确。历史变成了道德伦理与价值评估的历史。他不知羞耻的宣称,人世间的一切真理和正义都为他所有。他的言说使人以为似乎一切从来如此,后来也的确变得从来如此!

这样的认识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的。狂人来得太早也走得太远,他的言说太直截也太坚硬,他的姿势太峻急也太凄厉,没有人可以理解更没有人可以接受他的孤独和苦楚。他在与历史的荷戟独战中为历史所吞噬,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必然。如果说狂人的失败,在于其只呈现了历史真相导致的结果而没有揭示出此一结果的惊心动魄的过程,那么,阿Q作为其真相导演的完整过程与可怕结果,则使历史遭遇到了无可挽回的溃败。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