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阿Q正传》阅读札记(二)(2)

2009-05-19 11:2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梁卫星
的确,阿Q的永久性存在,是一柄利刃,剥去了历史的一切道德伦理与价值伪饰,使其狰狞面目与杀戮手段再也无所遁形。一切对其伤口的修补与美化企图

的确,阿Q的永久性存在,是一柄利刃,剥去了历史的一切道德伦理与价值伪饰,使其狰狞面目与杀戮手段再也无所遁形。一切对其伤口的修补与美化企图也一并被无可逃遁的钉在了生命的耻辱柱上。从此,阿Q的固执性存在使历史的存在变成了示众性的存在,一切睁开的眼睛都可以看到历史的丑陋与无耻,凶残与恶毒,虚伪与恐怖……一切睁开的眼睛也都可以看到现在是怎样穿着历史这一袭皇帝的金缕玉衣自欺欺人的表演罪恶与下贱,黑暗与堕落,残酷与阴谋……的!

阿Q的传记主义现身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天才创造和深不可测的恶毒洞察。

在鲁迅笔下,这种统治中国达数千年之久的历史理性主义首先暴露了其势利主义的悖谬:历史是不朽的圣殿。在不朽的名义下,帝王将相,王侯臣工先验的成为了历史构筑自己价值威权的道德榜样主义材料,这些所谓伟大的人物们在榜样化的过程中丧失了其生命底蕴,成为道德伦理大棒,不朽的挥舞在芸芸众生的心空,敲醉芸芸众生们一切鲜活的生命欲求与精神趋向,使他们成为空心人,在寂寞的生与寂寞的死中抹杀了他们的一切生命痕迹。

历史理性主义的势利与专制等级主义是水乳交融的,这首先表现在文体等级主义之上。历史总是以书写的方式屠戮生命。然而,书写不可能是一种生命化的行为,在历史的所谓圣殿里,传记文体成为历史的禁脔,与历史二位一体,深远的而又是强迫性的统领着其他一切文体的书写法则。正是在这样的等级主义规范下,金字塔形的文体建筑落成了,高踞金字塔顶的自然就是传记(历史),以下是诗、文、赋、词、小说、戏剧……所有这些文体都被整合进历史的书写空间里,以种种道貌岸然的名义,比如兴邦辅国,比如怡情娱性,比如风化淳育,既将一切普通的生活排除在书写与被书写的资格之外,又蛮横无理的吞噬着一切生命。

即便如此,文体专制主义仍意犹未足,为避免等级主义之外还有漏网之鱼,每一种文体内部也是等级森严、专制垂拱,在传记文体内部,又有本纪、列传、自传、内传、外传……之序列排队。即使在小说这种源于民间的文体之中,同样充满了被收编后的等级主义印痕:长篇、中篇、短篇……

当然,无一例外,普通人虽然必然接受这些文体的戕杀与删除,但却绝没有进入其内部的资格,即使是被书写也不得!

鲁迅在论述阿Q名字的时候,写下了这样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话:

我最后的手段,只有托一个同乡去查阿Q犯事的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说案卷里并无与阿Quei的声音相近的人。

的确令人毛骨悚然,即使是在历史的惩罚机器里,也没有为这个被其惩罚的人记下一笔,阿Q的生存竟这样了无痕迹的消失了。与此同时,惩罚行为本身也消失了。历史的权力不可理喻到了不仅要摧残人的生命甚而要摧残人的记忆的地步。阿Q们正是在如此莫可理喻的历史威权的统治下彻底无明与无名!彻底失语与失声!

可是,就是阿Q们处在这样一种活着实质上也就是不存在的状态之下,历史为了一劳永逸捍卫自己的权威,为了彻底扼住阿Q们的喉咙,他们还使汉字表意系统也成为了一个充满等级意识及其价值判断的语意系统。阿Q们于是丧失了被人书写的文字工具。他不能叫阿桂或阿贵,那原因就在于“桂”、“贵”二字分别代表了历史理性与价值判断的两大支柱:权势与财富。而唯一可以确信的“阿”字则只不过是历史对于芸芸众生的通称,一如“嫂”与“妈”是历史对一切不被当人看的女性们的通称一样!也就是说,对于一切芸芸众生与弱者的书写是以集合概念命名的,个体就这样消失在集体概念之中!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阿Q是一个什么人了,这个人生存于世,生下来就被充满等级意识与专制意识的汉字系统杀死,尔后,又为文体等级主义戮尸;最后,则被历史书写法则的惩罚文体彻底勾销了其生存印痕。

这就是《阿Q正传》序言告诉我们的真理性认识。这是世界书写史上最伟大的序言,他简洁明了而又蕴藉深广的揭示了一个民族无人的历史真相及根本原因,真正做到了还荒谬以荒谬,还真实以真实,还残忍以残忍,还罪恶以罪恶……而有人却说,《阿Q正传》的序言是一大败笔,他太拖沓了,又不是文学笔法。但请记住伟大的乔治•奥威尔在其《我为什么写作》中写的话吧,他说:“我的出发点是由于我有一种倾向性,一种对社会不公的个人意识。我坐下来写一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对自己说:我要加工出一部艺术作品。我之所以想要写一本书,是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我有事实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我该做的是把我天性的爱憎同这个时代对我们要求的和该做的活动结合起来。”奥威尔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当他死时,温斯顿说,“当一些作家还在为自己及作品尚存活于世而庆幸的时候,奥威尔为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咯血而死,以至我只能把妒忌换成尊敬和怀念……”做着和奥威尔同样工作的鲁迅没有这样幸运,这个和奥威尔一样只是想揭示真像,揭露谎言,渴望自己的一切文字速朽的人为那些妒忌他的因信奉长寿主义而爬升大师行列的人一再攻击与泼污,从他的个人隐私到不朽文字,然而,我不得不说,你们这些长寿主义的苍蝇们,去吧!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