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揭密黛玉结局,林黛玉的眼泪为谁飞?(2)

2009-06-27 15:4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汪宏华
那么,小说为什么要反复提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呢?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宝玉的气性虽然是理、欲同赋,但萌发的时间顺序是,理在

那么,小说为什么要反复提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呢?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宝玉的气性虽然是理、欲同赋,但萌发的时间顺序是,理在前,欲在后。黛玉也比宝钗更早进入宝玉的生活,先入为主。二是在晴雯、黛玉、袭人、宝钗四人中,黛玉与袭人的气性相对居中。黛玉偏正,宝钗极邪,所以宝玉更倾向于黛玉(见汪宏华上一篇解读宝钗结局的文章——编者注)。三是宝玉在没有确定新的人选时,故意先以黛玉抵御宝钗,让宝钗没有机会像袭人一样蓄意制造事实婚姻(第6回“初试云雨情”)。袭人作为丫鬟比较容易打发,宝钗就不好甩了。例如第36回当宝钗趁袭人走后,坐在正在午睡的宝玉床边,替袭人代绣白绫红里的兜肚时,宝玉就佯装说梦话,“喊骂说‘和尚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兴致全无。

至于宝玉听到紫鹃谎称黛玉将回扬州之后痰迷心窍,也主要是刻骨铭心的亲情难舍,加之为她的性格和未来担忧。由于宝钗比黛玉强势,宝玉对她搬出大观园的反应也就不是那么强烈。

不仅黛玉、宝钗八十回之后的生命还会出现转机,顺心出嫁,所有“金陵十二钗”也没有一人走途无路到自杀。原因一方面是《红楼梦》将贾府的盛衰轮回分成了四个阶段,宝玉这一代处于第三阶段,还没有进入劫终之日(贾兰及其后代属于第四阶段)。从空间上说,贾府也不是整个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飞鸟各投林”的余地。再者,“十二钗”中个性最极端的晴雯和秦可卿都是病死,其他人就更不可能寻短见了。另一方面是宝玉为她们作了积极的干预。自从金钏投井自尽后,宝玉便知耻而后勇,不但找机会安抚玉钏,还悄悄担当起了所有女子的心理医生。比如他曾探访过袭人一家,抚慰过鸳鸯、平儿,给病中的晴雯送过一件红绫袄。他在给黛玉介绍北静王时更是远远道来,先后用“念珠”、“蓑衣斗笠”试探。这些举动看上去微不足道,却及时熨贴了裙钗们受伤的心,使她们对人世间多了几分留恋,对生命多了几分珍爱。包括宝玉在可卿面前“婆婆妈妈”地洒下的泪。

谁说宝玉只擅儿女私情,他分明是在用情修身,用情救人,用情劝世。如此另类的“情种”难怪同性都恋他,难怪带发修行的妙玉都爱他,难怪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读者都痴迷他。笔者相信,经过重新解读的宝玉还将温暖全世界。

最后再来看看黛玉嫁水溶之后的状况。从扬州到贾府,再到北静王府,黛玉已经历了憧憬——失望——惊喜的心境起落,但谁料她与北静王琴瑟和谐的好景也不长。为人正直、清廉的北静王后来遭到奸臣诬陷,一落千丈。更糟糕的是他的气性也和黛玉一样十分脆弱,经不起风浪打击。失去官爵之后的他就像甄士隐丢了女儿一样自暴自弃,“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黛玉也无力规劝,终日陪着他以泪洗面。

“木石前盟”式的婚姻就是只能存在于仙境和春季,无法面对逆境和冬天。所以判词“玉带林中挂”的配画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即预谶水溶和黛玉最终将双双颓堕成神情木然、形容枯槁的人,与梦见过“木石前盟”的甄士隐及其封氏相近。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水溶“甘露”洒尽之后复还了“三生石”的冥顽本质,黛玉眼泪流尽之后复还了“绛珠草”的草木本质,失去了人的凡心、灵性。

值得说明的是,“两株枯木”既是“林”字的分拆,也是预示黛玉夫妇两人将遭遇相同的结局。娇嫩脆弱之“林木”既指代黛玉,也是指代水溶。就像冷酷寡情之“雪”既象征宝钗,也象征贾环一样。“玉带林中挂”和“金簪雪里埋”两句判词实际上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气性偏执一端的人纵然找到了情意相投、志同道合的配偶也得不到幸福,只会是冤家路窄、自相伤害。关键还在于自觉纠正偏倚的气性,达到正邪均衡、统一。即性格比志趣更能决定命运!

由于黛玉的气性稍许居中,所以她的身体和境遇比晴雯、宝钗稍好一些,寿命也稍长一些(前期宝钗的身体是依靠冷香丸等维系)。

既然说金陵十二钗无一人自杀,那么其他人的结局怎样呢?笔者将陆续为您解读。

(责任编辑:知止)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