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隐含着民族的文化密码,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
封建社会,理想的社会秩序就是各安其分,构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和谐
【作为小说,它们的情节可能是虚构的,但是,它流露出文化的、社会的那些信息是特别真实。】
四大名著讲述家族、江湖、庙堂、天堂
四大名著几乎成了中国人成长的教科书,我自己也一样,在年少的时候就把这四本书读完了。那时候看重的是故事、情节、人物。等年纪大了一些,多读了一点书, 对社会的认识深一些以后,回过头来再读这四部小说,就会有一个疑问:中国几千年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有些文笔更好,但是为什么就是四大名著影响中国 这么深?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它们的文笔好,它的人物写得很传神,它的故事情节很曲折,更多的是它里面包含着一些信息,一些基因,这些文化基因和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我们这个民族的整个历史传统有莫大的关系。
中国社会,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更多的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待四大名著。我大学学的是中文,我们中文系老师总是从纯文学的角度给你分析它的故事,它的情 节,它的版本的产生过程等等。老百姓绝对不这样,老百姓从这四部书里面,肯定就是看生存,看社会,看活在这个社会的许多恩怨情仇,就是从四部小说里面找到 自己的位置。我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四部小说。
这四大名著的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清末和民国初年,那个时候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明代四大才子书”,那四部书都是明朝人写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后来可能就是《红楼梦》代替了《金瓶梅》。
《红楼梦》讲的,或者是《金瓶梅》讲的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里头的那些人,主子也好,奴才也好,妾也好,大老婆生的儿女,还是庶出的儿女等等。这是讲家族和家族的一个规矩,一个秩序。
《三国演义》讲什么呢?是讲庙堂之事。就是讲那个像董卓、汉献帝、曹操、刘备、孙权这些“大腕儿”,是如何玩高层权谋的。
《水浒传》是讲了一帮对现实社会不满意的一些边缘人物,讲的是江湖。我们知道在古代,庙堂和江湖总是对应的,是两极,不是庙堂就是在江湖。
《西游记》讲的是中国人想象的彼岸,就是天堂或者是地狱。就是中国人想的,人死了或者另外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有神、佛,有妖魔鬼怪。
一个社会,你把家庭、家族,把庙堂、朝廷,把江湖,把我们想象的天堂和地狱都说了。那这四根柱子基本上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比较全面的代表。所以我就说这四本书隐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密码。这几本书,我是把它当成历史书来看的。
作为小说,它们的情节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也不完全跟历史上的人物一样。但是,它流露出文化的、社会的那些信息特别真实。任凭你怎么编都编不出来。
【贾府一旦丧失了宝玉、黛玉他们所不喜欢的权力,俩人就没有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