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具现代性——悲天悯人
《红楼梦》这本书,看了之后见仁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我看《红楼梦》,看到的是人如何在宗法意识较浓的大家族中生存。
我觉得四大名著里面,最具有现代性的一本书是《红楼梦》。这种现代性的一个最重要内容是要有人道主义的关怀,就是要对普通人的命运有大悲悯,要尊重普通人的尊严和自由。
曹雪芹写所有的人,他都会把他当人来写。丫鬟也好,主子也好。宝玉和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男一号和女一号。他们之所以能够心心相印,宝玉之所以爱黛 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的。就是在他们的眼里,在这两个人的眼里,人只有可爱与不可爱之分,讨厌与不讨厌之分,不存在有价值与没价 值的分别,不存在该不该巴结的问题。在宝玉眼里就是这样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比如说像雨村那样的烂人,他瞅都瞅不瞅,虽然他是一个进士, 是一个地方官。他喜欢的人,比如晴雯这样的人,甚至戏子,像蒋玉菡这样的人,他可以喜欢他们,黛玉也一样。他们两个会心心相印,就是因为这一点。在黛玉的 眼里,她不喜欢的人,她就会很尖酸,很刻薄。如果她喜欢的人,不管你,像香菱这样的人,香菱这样跟宝钗更近的人,她是宝钗的哥哥薛蟠抢来的一个妾,找她做 诗,但宝钗就说:“我没有时间教你做诗。”就觉得你这样一个小妾,当姨娘那是非分之想,连敷衍她都不愿意。那她就找到了黛玉,黛玉却一首一首替她改。为什 么黛玉那么可爱,因为她真。
《红楼梦》的矛盾就在于,它还处在那样一个宗法社会、宗族社会里,就是具有现代人平等意识的宝玉和黛玉,如果是今天中产阶级的一员,在一个平等、开放、民 主的社会,他们可以成为一对儿过着平常幸福生活的小夫妻,因为制度保障他们自食其力,独立生活。那么在前现代社会,就是在《红楼梦》那个时代,无论他们的 内心是多么的独立,精神上是何等地自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要么依附官府,要么依附家族。宝玉痛恨八股取士,痛恨官场的龌龊,向往纯洁自在的生活。然而他 优渥的生活却须臾离不开他所痛恨的东西。贾府的繁荣是建立在占有权力的基础上,贾府的衰落也是因为权力场上的决斗失败了。所以贾府一旦丧失了宝玉、黛玉他 们所不喜欢的权力,俩人就没有生存的土壤,这就是一个对宝黛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悖论。就是说他很烦权力,很烦这样的家族等级森严,但是他所依靠的正好是这么 一个土壤。如果他的家庭没有权力了,他完了。就是一个自愿去当和尚,一个死掉了,确实没有勇气活下来。
就是在《红楼梦》里面,除了这两个主子以外,还有一些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奴才,比如说焦大,比如说赖大家的,包括袭人、晴雯、鸳鸯等等。其实看了以后, 曹雪芹正是以大同情的笔墨写这些人,其实我觉得曹雪芹笔下没有一个人是坏人,包括大家不喜欢袭人,觉得袭人太会装了,而且太善于八面玲珑了等等,但是你看 完了以后,你觉得其实是袭人她自己不得不这样生存,是她生存的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
【中国过去几千年的权力更替也好,或者是整个朝廷解决一个问题也好,总是李逵的板斧原则,看谁的拳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