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读《红楼梦》:闲话湘云(3)

2010-03-10 14:26
来源:红学馆 作者:零点零三分的猫
然而湘云从不给人悲悲戚戚得印象,相反却是爱说爱笑一派天真烂漫,也难怪她看不惯黛玉的孤高傲慢与尖酸刻薄。在她看来,别人对黛玉都不薄,黛玉实


  然而湘云从不给人悲悲戚戚得印象,相反却是爱说爱笑一派天真烂漫,也难怪她看不惯黛玉的孤高傲慢与尖酸刻薄。在她看来,别人对黛玉都不薄,黛玉实在没有理由再嫉妒挖苦别人。所以对黛玉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尽管宝玉肯哄,宝钗会让,湘云却是从不买帐的。但湘云没什么心眼,不会在心里何谁留下疙瘩,就算别人冲撞了她,也是过后就忘,没有记性。所以即使是胸襟狭窄的黛玉也能忍受她。湘云自己虽不幸,却还劝慰多愁善感的黛玉,说:“你是个明白人,还不自己保养。”为逗黛玉开心,独自留下来陪她中秋夜赏月游园、吟诗联对。(见第七十六回)。湘云与黛玉身世虽近,却是一个乐观,一个悲观;一个爽朗大方,一个斤斤计较;一个合群喜聚,一个独处喜散。对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连对赵姨娘、贾环等人都是“正眼不看一下”,所以不得下人之心。而湘云却与丫鬟们非常友善。第三十一回中,她亲自带给袭人几个丫鬟绛纹戒指,与先前叫人送来给大观园姑娘们的一样。三十八回中,湘云宴请贾府中女眷吃螃蟹,不忘叫人给赵姨娘装满两盆子送去,且一并摆了两桌让太太少奶奶房里的丫鬟们坐下慢品,等夫人们走后,又摆一桌请姑娘们房里的丫鬟,并让一旁伺候的婆子、小丫头们都坐了尽兴吃喝。可见她尊卑之分的观念不很强烈。第三十二回中袭人开玩笑说她“拿小姐款儿”,湘云急道:“阿弥陀佛,冤枉冤哉!我要这么着,就立刻死了。你瞧瞧,这么大热天,我来了,必定先瞧瞧你。你不信,问缕儿,我在家时时刻刻,哪一回不想念你几句?”袭人因笑道:“说玩话儿,你又认真了。还是这么性儿急。”湘云道:“你不说你的话咽人,倒说人性急。”袭人原是贾母屋里的丫头,服侍过湘云。湘云从不因自己是主子小姐,而对奴才丫头另眼看待。虽为名门闺秀,作风却更象平民家的女儿,没有一点架子,这是大观园里面众小姐们万万不及的。当然,这与她在自己家中地位有关。正如袭人所说:“她不比你们自在,家里又作不得主儿。”少失恃怙的湘云虽又有小姐之名,却无小姐之实,从小与奶娘、丫鬟们生活在一起,所以与下人没有距离感。 
 


  湘云与宝钗

 

  对于薛、林二人,史湘云显然倾向于宝钗。湘云出身于豪门大家,难免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认为男儿就该读书求上进,图个立身扬名。这点与宝钗颇有共通之处,也正是宝玉不喜爱她们之处。


  但湘云与宝钗相比,想法还是要简单许多,对功名前途考虑得没那么复杂,正如第五十回中,湘云所作《点绛唇》中写道:“沟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可见她对利益得失还是想得很开。而宝钗得心迹却可从她那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看得分明。宝钗借住贾府,原为来京候选宫中女官。她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向留心在意。“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几句话,写得她极有城府。湘云却是心直口快,想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一点都不会拐弯抹角、虚伪造作。她对别人当然也不会看得透彻,只要表面上和气可亲的人,她都觉得好,不会再往深里去猜测。这是她的天真之处。在下人眼里,“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故比黛玉大得人心。这点似与湘云雷同,其实不然。宝钗不愿得罪贾府下人,是为笼络众人,并非真的就能和底下人打成一片,而不顾主婢身份一起玩闹了。第三十回中,宝玉当着黛玉面奚落了宝钗,宝钗脸上挂不住,正巧这时一个小丫头不见了扇子,就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吧!”宝钗立即指着她厉声说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她们去!”虽说是指桑骂槐、借题发挥,却也能够从这番话中看出她的秉性。而惟有湘云,既无林的清高,亦无薛的矜持,只要和她投缘,无论是宝钗、黛玉,还是袭人、乡菱,她都能一视同仁,以姐妹相称,不摆出贵族小姐的架子来。相比之下,庶出的探春却要做出以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把姨娘身份的亲升母亲都不放在眼里,令人可叹,这当然是封建制度所使然。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