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相关视频详见:再说长江
这是一张由美国人葛维汉绘于1934年的三星堆考古发掘图,图纸以当时发掘地所在的燕家院子为中心,标注出遗址区内的重要位置和走向。70多年后的考古图中,三星堆遗址的区位和走向与当年仍相差无几。不同的是,在燕家院子的东、西、南面横亘出三道巨大的土梁,这是考古者揭示出的三星堆古城墙。2005年,在对青龙包遗址进行发掘的同时,考古学家在燕家院子前的西城墙下揭示出又一个秘密,推想中的古城“水门”出现了。三星堆遗址的北边和中心分布着两条水系:鸭子河与马牧河。鸭子河每逢夏季仍水量充足,从地缘上看,这一带介于岷江水系和沱江上游水系众多河流中心,周边有大小河流十数条。自古,平原一端的金堂峡口河道狭窄,丰水期汇入沱江的几条大河水势凶猛,造成峡口崩塌而拥塞河道。洪灾雨水使成都平原自古素有“西蜀天漏”之称。水,可能交融着这里千万年的生死故事。
在距离三星堆博物馆富于现代色彩的建筑物咫尺之遥的鸭子河中,古老的图画仍然保留至今。每年的夏季,周边的渔人都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河中捕鱼。这种捕鱼的水禽被当地人称为“鱼老鸹”,因为它全身乌黑、目光如电,又被称为“乌鬼”。在博物馆中,人们看到了大量长着“乌鬼”一样长喙的青铜鸟的形象。它们在三星堆的古国中如此密集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古代典籍中有最早的三代蜀王的记载,他们是蚕丛、百灌、鱼凫,这些鸟的形象被专家认为与鱼凫氏关系密切。这棵青铜树上一共栖息着9只鸟,它们都长着与“乌鬼”相似的长喙,并被赋予浓厚的宗教色彩。这只被疑为过往神杖的金杖上面同样刻着鱼和鸟的形象。三星堆古城就是古蜀鱼凫王朝的都城吗?许多研究者认为,古文献中的“鱼凫”的字面含义就是今天用于捕鱼的“乌鬼”,鱼凫氏与蚕丛氏一样都是来自岷江流域的部族。鱼凫或许是蚕丛的分支,他们早期可能在岷江与平原的交汇处渔猎,之后进入平原的大片湖沼进行捕捞。在泛神的远古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鱼凫鸟成为他们重要的神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