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再说长江(十五):告别家园

2009-08-04 10:1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20年前的《话说长江》,是中国电视史上载入史册的收视奇迹,如今的《再说长江》则是中国电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记录长江行动。

更多相关视频详见再说长江

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口,一条名叫大溪的小河缓缓地注入长江。峡口的小山村就是大溪村,隶属重庆市巫山县大溪乡。这是农历除夕的早晨,大溪村民在家乡迎来了中国传统的龙年,世界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将在这一年永远地离开长江边的家园。大溪村东边约140公里的三峡工程正在日夜施工。这是工程建设的第6个年头,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到135米,随着大坝不断升高,大溪村民和三峡库区的移民将要迈出迁移的脚步。135米的水位牌已经在山上竖立了好多年,但大溪村民的作息依旧,他们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因为依山傍水,这里的村民既靠山吃山,又靠水吃水。靠山是凭着山上少量的可耕地。靠水,则是脚下的这条长江。在大溪村土生土长的冉应福今年49岁,15岁开始他就在长江上开船。和瞿塘峡的风浪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的家就在江边,大门正好对着瞿塘峡。他对自家门前的这条长江有着不可割舍的感情。他是这一带驾驶技术最好,也是最快、最能吃苦的船长。

巫山老县城子在1994年就开始了移民搬迁,同时搬迁的还有两座城市和11座县城。取代旧城的将是在长江边上更高处的一座座新城。在三峡库区将有113万人要搬离现在居住的水库淹没区。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这将是一次空前的人口大迁徙。三峡大移民1993年开始启动,到1999年的6月,三峡库区顺利搬迁了178000人。由于峡谷里的土地使用面积有限,就地迁移越来越困难,国务院决定2000年开始从重庆的三峡库区向外省市迁移人口72000人。移民外迁就这样靠近了大溪村。春节后的22天,乡里分管移民的干部在大溪村召开了第一次移民外迁动员会。此时,对许多大溪人而言,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移民会离自己这么近,也没有远走他乡的精神准备。2003年三峡库区二期蓄水以后,大溪村多半个村子都会被淹没。大溪乡将有3800人远走他乡成为外迁移民,他们把有限的土地留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根据国务院的规划,大溪乡2000年第一批外迁的村民人数是200人,将统一迁移到长江下游的安徽省。一连几天,乡干部向村民们详细介绍了安徽的基本情况和有关移民的相关政策。对村民们来说,移民不仅关系到日后的生活,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发展。他们想,趁着这次移民,不仅要走出峡谷,还要挑一个好的地方安家。会议最后决定,每二十五户选出一名代表赴安徽实地考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