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再说长江(三十):时速上海(2)

2009-08-05 11:4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近年来,在上海市民的开销中,住房支出不断加大。人们居住的条件也不断改善。建于1930年的陕西路步高里小区是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名单的石库门建筑

近年来,在上海市民的开销中,住房支出不断加大。人们居住的条件也不断改善。建于1930年的陕西路步高里小区是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名单的石库门建筑,按照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正在得到修缮。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市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一些由代表性和人文色彩较强的石库门住宅得到修复保留。大部分过于破旧保留价值不大的石库门建筑,陆续被一些现代化建筑取代。在新开发的区域,各式各样的住宅小区吸纳了大批从老城区搬来的住户。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钱星耀夫妇来到乔迁不久的儿子家作客。他们的儿子钱颂村曾经留学日本。回到上海后开办了一家公司,他放弃了“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旧观念,在浦东购置了这套150平米的跃层公寓。1998年至2002年,上海市改造旧城区1500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房8000平方米,这个数目等于上海所有商品房面积的百分之二十。20年前,上海只有一幢超过100米的高楼,如今300多座摩天大楼和高架路、立交桥展示了一个年轻的上海。上海的城市基础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是政府向银行借贷,后来是批租土地筹资,现在是融资社会资金。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成为这座城市改造建设的源头活水。2005年,上海市完成城市基础建设投资885.74亿元。巨大的投入使上海一年比一年更加精彩靓丽。外滩的情人墙在1993年改造成观景台。在这里,每天有20万游客凭栏眺望浦江两岸的迷人景色。感受精彩上海特有的风情。

2000年,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馆正式开放。每一件伴随过上海历史的展品都是这座城市难忘的记忆。上海在1959年就生产出第一辆凤凰牌轿车。70年代更名为上海牌,它是中国老百姓最早乘坐的国产轿车。上海生产的轿车进入百姓家庭是从20年前桑塔纳轿车开始的。它是中国最早与国外企业合资生产的汽车品牌,生产出的系列轿车超过100万辆。环保节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国际汽车制造技术的制高点。2006年初,上海同济大学研制的10辆“超越3号”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样车开始示范运行。1995年投入运营的上海地铁,通车里程已达123公里,成为全国之最。2002年,上海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列商运磁悬浮列车。坐在每小时430公里的车厢里,上海人又可以领先全国,甚至领先世界,感受这座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处处洋溢着的前卫和时尚。建于1907年的外白渡桥和1934年竣工的百老汇大厦,都是当年苏州河畔时尚的建筑。百老汇大厦就是现在的上海大厦。在苏州河两岸,曾经有过许多年龄与它相仿的工厂厂房,现在都被新建的住宅小区取代了。只有在河南岸的莫干山路50号,还能看到一片陈旧的房子,它们是从20世纪30年代起陆续建造的,是当时的信和纱厂,后来的春明粗纺厂的厂房。墙上的这幅《朝元图》是按照原作尺寸临摹的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永乐宫壁画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最大的壁画。辽宁画家张明楼花10年心血临摹了这幅高达4.26米、长65米的壁画,却一直没有展示的地方。一个朋友建议他到上海看看。张明楼来到这里时,有70年历史的春明粗纺厂刚刚转型为艺术产业园,园区给他提供了十分优惠的条件,巨幅画作终于有了容身之地。艺术园区的4万平米老厂房和仓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作为苏州河边唯一的工业建筑遗存被保留下来。来自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位艺术家连同他们的公司在这里落户。上海市1988年开始治理苏州河,工厂和码头被迁走了,生活废水被送入污水处理厂,市区河段的上游和下游设置了拦污闸门,风景优美的苏州河再度成为休闲娱乐的地方。

这是20年前《话说长江》拍摄的上海人民广场,一百年前,这里曾经是远东最大的跑马场。1949年以后,广场成为上海市组织游行集会的地方,它的总面积14万平方米,可容纳120万人。从1988年起,上海市开始了广场的改造,改造后的广场成为上海的文化中心。它像一个橱窗,展示着上海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改造过程中,为了完好保留历史文化建筑,建于1930年5650吨重的上海音乐厅被整体平移了66.4米。

2001年7月,在距离人民广场两公里的淮海路南侧,一个新锐、时尚、繁华的商业区开业,成为上海的新地标,它的名字叫新天地。新天地1号是开发商香港瑞安集团的会所。这幢四层楼房建于20世纪初,外型是公馆式建筑,内部有许多中式建筑的特点,在上海现有房屋中已不多见。改造前,这里曾住着40几户人家,瑞安集团在太平桥项目开工之初,对它做了一番修旧如旧的复原。太平桥地处上海卢湾区,是临近淮海路的一片居民住宅,占地52公顷。1996年,香港瑞安集团受卢湾区政府的委托,对太平桥地区进行改造。在改造现场,董事长罗康瑞看到的是建于20世纪初已经破旧不堪的石库门建筑,拆除还是修复是罗康瑞苦苦思索的问题。这片建筑中坐落着中共一大会址,所有新建筑的高度受到限制。罗康瑞最后决定将一大会址周边的3万平米石库门建筑进行外部修复和内部设施更新,为此需要投入资金14个亿,数额远远高于推倒重建。罗康瑞没有想到,改造后取名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成为知名商家抢手的楼盘。台湾琉璃工房开设的餐吧成为最早的住户。新天地虽然只租不售,太平桥改造项目的其他楼盘却销售火爆。“企业天地”住进了10家世界500强企业,来上海打造天地的人们愿意靠近五光十色的“新天地”。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所有的因果关系都融化在新天地缤纷的光影中。有人把新天地比作上海的一块琉璃,因为它折射了全世界的光。而距离它最近的一盏灯就在身后这幢宁静的房子里。85年前,13个年轻人走进望志路106号这扇小门,聚首在这盏灯下成立了一个组织----中国共产党,他们相信,从这个石库门透出的光会照亮一片新天地。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