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黄河三角洲】历史车轮进,黄河入海流(二)

2009-08-10 10:21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佚名
每年黄河将黄土高原达10多亿吨的泥沙裹挟到三角洲,在河海交汇处形成气势壮观的填海造陆运动,茫茫沧海变桑田,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在这里向大海延伸。

文化是民族兴起的渊源。大河对其流经区域文化发育的影响,一向是学者们关注和承认的事实。尼罗河畔有埃及文化,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畔有巴比伦文化,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印度文化。而中国的主体文化则是以农耕文化为代表、沿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与世界各国的古流域文化相比,黄河流域文化的涵盖范围更广泛。以至于黄河与每一支流相交汇的三角洲地区,都是中国文化的摇篮。

黄河以她的博大精深,在她的流域范围内孕育出了一座座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九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五朝古都,黄河沿岸每座城市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隋唐盛世是中国古代史上发展的高潮时期。

究其缘由,依然是水的滋养。

黄河集沿途各支流三角洲文化于大成,一路奔来,在入海口与渤海相汇,使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与博大雄浑的海洋文化融为一体。在这块既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黄河三角洲文化体系。

1983年10月,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建市后,其所辖的广饶县在续修新的《广饶县志》时,发现前人于1918年和1936年纂修的旧志《乐安县志》与《续修广饶县志》中均有孙武“或邑人”和“以功赐姓,食采乐安”的记载。

这一发现引起了史学界的高度关注,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1990年冬,广饶县成立了“孙子故里考证组”。

考证组根据旧县志中提供的线索,分头赴省内外向有关专家、学者咨询请教,实施论证,其间,他们围绕孙武的姓氏出处、家世门第、郡望里籍,从历史学、地理学以及碑帖学等领域,收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1991年1月广饶县举办了“孙武故里考证研讨会”。来自全国的300多位专家学者,根据广饶在历史上曾有1500年被称“乐安”的记载,以中国历史地图为线索,实地踏勘了广饶县境内的时水、济水、淄水故道和柏寝台、草桥遗址,并参照清康熙年间胡渭《禹贡锥指·导沇图》中所示“乐安北25里之济水北岸有‘故乐安’以及济水经博昌、利县、乐安、琅槐入海”的明确记载。最后将目光聚焦在了今广饶县花官乡草桥村。

孙武故里,初见端倪。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