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雕塑 >

泥人张彩塑

2009-06-24 15:5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自张明山先生创始,历经四代流传,至今已180年历史。

泥人张彩塑的历史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自张明山先生创始,历经四代流传,至今已180年历史。第二代张玉亭(1863一1954年)继承父业,善于从动态中表现人物,其作品更多反映劳动人民,讽刺揭露黑暗势力,艺术成就极高。张明山、张玉亭的作品曾获巴拿马赛会的金奖,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荣誉奖,并在南洋各地展览会上获得奖状、奖牌20余件。“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1891一1967年)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创作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为彩塑艺术开创了新的途径。如今第五代传人张乃英以及彩塑专业人员的一些优秀作品已为国家收购和博物馆收藏定期陈列,部分作品并选送外国展览。日本芦屋市恩巴“中国近代美术馆”于1983年曾为“天津泥人张彩塑”建立了陈列专室,展出作品58件。

泥人张彩塑的艺术风格

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匠心独特,形成了独立的体系,达到了形神兼备,令人爱赏不已。郭沫若、赵朴初、吴作人、徐悲鸿等大师都分别题词、著文予以颂扬。

 泥人张彩塑的工艺特点

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有着服务社会、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它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柔而成“熟泥”,其特点是粘合性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塑造好的作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或置于炉火周围,正确的晾干方法应是自然风干。“泥人”彻底干燥后要入窑烘烧,温度要达700摄氏度左右,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着色。彩塑的用色,现在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过去的颜料为水粉色,覆盖力差容易爆裂、脱落、褪色,不能长久保存。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使用丙稀色,尽管价格较贵,但优点很多,覆盖力强,不爆裂、不脱落、不易褪色,干后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冲洗,一件完整的作品一般需要30天左右。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有两个创作组和一个生产组,在古文化街设有“泥人张”彩塑门市部。工作室还承接了河北省安国药王庙、北京戒台寺、颐和园、天坛、邯郸“黄粱梦”以及天津天后宫和戏剧博物馆等单位的大型彩塑作品的创作和制作任务。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