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民歌 >

圆润中有起落,柔情中有刚性的民歌《五哥放羊》

2009-05-16 08:0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民歌《五哥放羊》便是榆林小曲中颇为流行的一个叙事故事段,经鞠秀芳整理后,改为女声独唱曲,把内容进行了压缩,把曲调进行了规范,成为一个独立成章的民间歌曲。

歌词:

正月格里正月正,正月哪十五挂上红灯,

红灯那个挂在哎大来门外,单哪等我五那个哥他上工来。

哎呦 哎 哎呦 哎 哎来哎咳呦,单哪等我五那个哥他上工来。

六月格里二十三,五哥哪放羊在草滩。

身披那个蓑衣,他手里拿着伞,

怀来中又抱着那个放羊的铲。

七月格里七月七,牛郎织女

神仙那个都有哎团哪圆会,

我来与我五那个哥两分离。

九月格里秋风凉,五哥哪放羊没有衣裳。

小妹妹有件哎小来袄袄,

改来一改领那个扣你里边儿穿上。

十一月三九天,五哥放羊真是可怜,

刮风那个下雪哎常来在外,

日哪落西那个山他才回来。

十二月一年满,五哥哪算帐转家园。

有朝那个一日哎天来睁眼,

我来与我五那个哥把婚完,

哎呦 那个哎呦 哎,哎来哎咳呦,

我来与我五那个哥哥哥哥哥哥把婚完。

【歌曲简介】

榆林小曲,原是一种介于曲艺和民歌之间的艺术形式,又名榆林清唱曲,流行于陕西省榆林县一带。据说是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由随军塞上的江南艺人传到榆林,到现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取坐唱形式,一个单唱,间有对唱或对白,男扮女声,真假嗓结合。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另加琵琶、筝、三弦等弹拨乐器,也有时加用月琴或京胡。打击乐器用一只小瓷碟。唱段多为带叙述性的抒情小曲,具有明显的江南民歌风味,曾把江南民歌《茉莉花》、《搭戏台》、《绣荷包》等融入其中。在流传过程中,一方面保持着传统特征,一方面又吸收了陕北当地的民歌小调,如《陈太爷上任》等。这样,形成了南北一体的新艺术品种,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民歌《五哥放羊》便是榆林小曲中颇为流行的一个叙事故事段,经鞠秀芳整理后,改为女声独唱曲,把内容进行了压缩,把曲调进行了规范,成为一个独立成章的民间歌曲,从此也就流传了全国,并成为民族民间音乐的经典。

《五哥放羊》讲述的是一个姑娘爱上了一个靠给别人做工的小伙子——五哥,姑娘百般照顾他,不见面时想念他,心里充满了幸福的希望。

这首民歌以月序形式展开,一个月为一个基本乐段,而每段的音乐又大体相同,属于变奏曲式。旋律进行中,忽而委婉平滑,忽而棱角突出,圆润中有起落,柔情中有刚性,体现了江南、陕北一体化的风格。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