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陈洪绶(1598~1652年)在写意画盛行之际异军突起,以缜密工细的工笔画闻名于世,形成自己独特的"古艳生冷"风格,给明代工笔花鸟画坛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其茶花代表作《岁朝清供图》,凝炼高古之线条,古拙奇特之造型,富有装饰味之高雅格调,堪称明代"工笔花鸟第一"。另,陈洪绶尚有一幅人物画《女仙图》,画中两女仙一主一仆,女仆怀抱的花瓶中插有山茶与梅。
3、清代茶花画呈现多风格、多流派的特点。清代茶花画不独承前代传统,且多有创新,风格多样,各放异彩,工笔与写意,勾勒与没骨,呈彼消此长之势,在骨法与设色的统一中消融浸润。
首先,以流派风格论。清初最有影响的花鸟画大家恽寿平(1633~1690年)创"常州画派",取徐熙祖孙没骨法,被誉为"写生正派"。虽然也画得工细,但与宋代工笔花鸟画大异其趣,此画风在清代影响颇巨。恽寿平的茶花传世之作《山茶腊梅图》、《腊梅山茶图》、《花卉册· 之五》,具有逸笔点缀、明丽秀润之恽氏特色。承恽氏画法,清宫廷画家邹一桂(1688~1772年)得其工丽,作品有《白梅山茶图》(邹一桂尚著有《小山画谱》专文论及茶花)。晚清画家居巢(1828~1904年)得其没骨法,作有《仿元人花卉小品》。
清初四僧之一的朱耷(约1626~约1705年),即八大山人,承林良、徐渭一脉,为清代写意之泰斗。他的茶花画代表作《个山人屋花卉册· 之三》,独辟蹊径,以奇、简取胜。
康、乾年间的"扬州画派",以抒发个性、创新为主。代表画家李(1686~1762年),画风多变。作品有《百花图》中的小写意茶花。罗聘(1733~1799年),构思奇特,风格自创,有"鬼才"之称。罗聘笔下的山茶,是其代表作《花卉》中设色清雅的粉红色茶花,表现了罗聘技法丰富之特征。
晚清海上画派领袖人物任伯年(1839-1895年),笔底无所不能,独具风格和面目。其茶花代表作《山水天竺图》意境清新,饶有韵致。海派画家蒲华(1832~1911年),工山水,精花卉,以墨竹闻名。其茶花代表作《供茶图》表现出放纵恣肆,不拘绳墨的特点。
此外,蓝涛的设色茶花《寒香幽鸟图》,融两家画法于一幅,也颇具创新。崔的工笔设色茶花《百雀图》,则带有宫廷西法的倾向。
其次,以诗书印入画的表现形式日臻完善。清代茶花画中邹一桂尤擅长用诗书印入画。其代表作《白梅山茶图》表现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效果,颇具民族文化特色。清初名重一时的画家兼鉴赏家王武(1632~1690年),长于勾花点叶的写意画,其《茶花竹石图》上的题跋,可谓茶花画史上最长的一篇题跋。西泠八家之一的赵之琛本身是一位篆刻家兼画家,工书善画,其茶花代表作《梅花山茶图》是一幅熔铸金石气息的佳作。诗书画印密切配合,增强了绘画的表现力,使文人画的形式达到一个新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晚清画家任淇的《送子得魁图》。该图是一件临摹之作(临明代陈洪绶)。图中仕女手中所持伞盖上方饰有红、粉二色山茶花。该图虽为摹本,但是以伞盖的方式表现茶花尚属罕见,被视为茶花画中较为独特的一幅作品。
四、近代茶花画名家叠出,作品富有个性和时代精神
近代茶花画有一代大师吴昌硕(1844~1927年)、齐白石(1863~1957年)、黄宾虹(1864~1955年)、潘天寿(1898~1971年)、张大千(1899~1983年)等的珍品,囊括了近现代"四大家"、"北齐南张",可谓明珠璀璨。
吴昌硕是近代花鸟画主流的经典代表人物,开创了雄浑苍劲、色酣墨饱的画风,使后海派艺术大放光彩,并直接影响其后花鸟画的发展。其茶花作品重整体,尚气势,富有金石气,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吴昌硕有《茶花山石图》、《茶花》、《茶花图》等七幅茶花作品传世,足见其对茶花的倾情。齐白石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大艺术家,生前曾获国际和平奖、人民艺术家等殊荣,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齐白石学吴昌硕的粗放,自创红花墨叶一派,笔墨纵横,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观其画,无不被其创造自然的才力所折服。齐白石的茶花代表作有《山茶》、《山茶花图》,后者为白石老人85岁时作。黄宾虹是开一代风气的中国画大师,为中国山水画开辟了一条走向现代的道路。他的花鸟画造诣极高。他把山水的"渍墨"法运用于花鸟,发展成"渍色"法,对花鸟画作出了贡献。黄宾虹的茶花作品《山茶》,以他深厚的修养和精到的笔墨,使笔底茶花显出一种内敛之气,格调奇高,传达出宾虹笔墨之精神。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潘天寿,擅画写意花鸟与山水,并长于指墨画。他的画以大笔墨线为主,雄健刚直,凝练老辣,其作品呈现雄润奇崛、朴质高华的独特风格,表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风貌,具有扛鼎笔力。潘天寿的茶花作品有《山茶图》、《百花齐放图》、《先春梅花图》等。被誉为海外华人中三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著名画家张大千,20世纪30年代即与齐白石齐名,并称"北齐南张"。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精,工写俱能,是一位全才画家。张大千的《持花仕女图》是一幅工笔人物画,图中一古代仕女持重瓣红山茶一展风姿,具有张大千工笔画清妍端秀之特色,亦是茶花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人物画之一。陈师曾(1876~1923年)曾留学日本,深究文人画理贵于革新,善诗书,尤长绘画、篆刻。鲁迅称赞其"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作品为写意《山茶》并题画诗一首。油画大师刘海粟(1896~1994年)的国画《山茶锦鸡》,笔意凝重练达,颇具传统功力。李苦禅(1899~1983年)的《茶花图》为红色山茶,花朵稚拙处见生机,墨色厚重处见态势。吴 之(1900~1977年)是一位写意花鸟画家。他的茶花作品《冬暖》,具有重气韵、浑厚古朴的特色。王个(1896~1988年)的茶花画有《香蕉鲜花》、《腊梅与山茶图》。
近代工笔茶花以陈之佛(1895~1963年)最有成就。陈之佛作有《早春》、《梅雀山茶》、《露冷风静》等六幅工笔茶花。他曾留学日本。其茶花画最大特点是茶花枝干借鉴日本画法,以用色为重,清润高雅超绝一世。画工笔茶花的还有王师子,作品有《春意图》。
(责任编辑: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