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燧,字梧冈,又字孟阳,其作品钤印和友人对他的称谓则多用“孟阳”。吴松圆,又号偈庵,晚年别号耦耕。明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年)生,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卒,享年七十有九。他的生命结束年,正是明中央政权的灭亡年。关于他的籍贯,大致有三说:一说是嘉定(今上海嘉定区),一说是休宁(今安徽休宁县),而明清《徽州府志》和清末民国年间徽州著名文史学者许承尧《歙事闲谭》记载他是“歙县长翰山人”。但《明史》和古今文献大多认同他是“休宁人也!”
程嘉燧青年时离开故里,寓居杭州,后侨之嘉定,并长期居此。崇祯中,礼部侍郎、常熟人、明末女界名流柳如是夫君钱谦益(号牧斋)罢官归里,因仰慕程嘉燧的人品、文品和超妙的艺术成就,遂于虞山(今江苏常熟境内)构筑耦耕堂,特邀程氏前来居住、读书、创作。盛情难却,程嘉燧于此一住就是10年。“耦耕”的本意,即“二人并耕”。程、钱二人数年间于此论经究古、赋诗作画。在此期间,程还与同是寓居嘉定的休宁人唐以升(字叔达)往来于虞山与佛水(今虞山锦峰西南)间,故其晚号“耦耕”。按其《耦耕集》自序,其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年)返回徽州故里,随后赴黄山游览,不久又“裹粮皈心”于黄山的云谷寺,拜于一斋法师的座下,步入佛门,得法名“海能”。许承尧《歙事闲谭》记述他此后是“长斋持戒,一如老衲”。一生布衣,终生潦倒,晚年自江东回归故里,却无法筹措路费盘缠、行装铺盖,还是寓居于通州的休宁人、好友顾谦善(字益卿)出资代为办理。最终死于寺院,葬于长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