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燧是诗、书、画样样精湛的艺术家,成名最早的是他的诗。他早年放浪形骸,以剑术为业,但久不精熟,一气之下,折剑而发愤读书,刻意学诗,近30岁,其诗名即响于文坛,名闻海内。他为诗的理论是:作诗必先立人格,而后方能觅诗格;主张诗以创新为主旨,反对摹拟泥古。清人徐釚(字电发)《本事诗》录其诗作甚多,并称松圆“晓音律,分判合度”,他的诗是“老师歌叟,一曲动人,灯残月落,必传其点拍而后已”。可知其诗影响之巨。王世祯(号渔洋山人)《渔洋诗话》称:明末七言律诗有两大派别,一是以陈大樽(陈子龙)为代表,另一派的代表者即程松圆,并云:“松圆(诗)学刘文房(刘长卿)、韩君平(韩翊),又时时染指放翁(陆游)”,更可贵的是他“以布衣称诗,有名万历、(天)启、(崇)祯间。”当时文坛评其诗是“清词丽句,神韵独绝”。《明史·程嘉燧传))更云:“(钱)谦益最重其诗,称曰‘松圆诗老’。”其门人曾将他的诗与吴熊(字兆非)的诗合编为新安二布衣诗集》,他自己也有诗集《松圆浪淘集》传世。另传世有《松圆偈庵集》。
程嘉燧名震文坛后,还有他的画。他擅山水,兼工花卉,以山水画为最精。他的山水画师法“元四大家”中的倪瓒、黄公望。画风特色是笔墨枯淡,意境萧然,但气韵沉厚腴润,秀逸雅俊,落笔严谨,具有典型的文人画风格。清人秦祖永《桐阴论画》论及松圆老人的画,谓其“深静枯淡,画如其人”“意趣闲逸,思致遒劲,尘俗町畦,扫除殆尽。”说明他具有画风的革新精神。明末清初大学者、清户部右侍郎周亮工(栎下先生)在为郑簋(字汝器)的画册题语中说:程松圆与李长蘅(李流芳)、比玉(宋钰)三人的画,“极有苔参之合”“三君鼎足共峙”“当时目三君为华岳三峰”。明末著名书画家李流芳常语:“余精舍轻舟,晴窗净几,闲看孟阳吟诗作画,此吾生平第一快事。”可见其画的品位之高。但程嘉燧平生最矜重其画,从不轻易为人作画,加之落笔过于严谨,有文献说他“有时甚至一年也不能作成一幅画”,因之传世作品极少。周亮工得程氏一幅画,请文坛画界名家董其昌为之作题,董题云:“孟阳最矜重其画,不轻点染。此幅真吉光片羽,人间不多见也。近有吴中画家伪作孟阳一册,嘱余题识,予面斥之,不怿而出。今为栎园(周亮工)题此画,孟阳当为默举矣。”可知在程氏在世时,世上即有借其名的伪作,更见其传世真品的宝贵。正因为他绘画艺术的超妙,故当世将其与李流芳、唐时升、娄坚并称“嘉定四先生”“嘉定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