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漫话古琴(一)(2)

2009-08-03 09:30
来源:醒心琴韵 作者:摩尼天虹
(三)安祥自在,华夏先人的理想境界 象以上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虽然为了生存,华夏先人也曾进行战争,但这并不影响先人德化治世的理想。三

(三)安祥自在,华夏先人的理想境界

象以上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虽然为了生存,华夏先人也曾进行战争,但这并不影响先人德化治世的理想。三皇五帝,莫不如此。

三皇五帝之治世,虽不能说绝对相同。但其间都有共通之处,即最大限度地顺人性而治,以期达到安祥自在的目的。从某种角度上,也可以说,安祥自在是华夏先人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皇五帝的理想,虽尚无文字以记载,但其安祥自在的精神,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为后世所推崇。乃至老子、孔子等顶级思相导师,虽思想各异,而对上古那恬淡宁静安祥自在之遗风,却无不崇敬之极。这当然也是必然之事,因为安祥自在,本是华夏先人共同的理想境界。

自从有了伏羲、神农、黄帝等祖先的治世理想,也就有了关于琴的故事。古德先贤的理想,往往是通过琴来表达的。伏羲、神农、黄帝、虞舜等造琴的传说,在琴界流传很广,而孔子、庄子等重量级人物也都是琴学大家。至于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在古琴文化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古琴文化——百家皆崇的文化

(一)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思想全面繁荣的时期,即所谓百家争鸣的时期。

当时生产力发展很快,各地富足,而天子之势衰微。各路诸候,争相自强以期称霸于世。这就给了诸子百家以尽显才华的机会。于是,各家导师争相出山,以期用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国家强盛于世间。

百家争鸣之势的形成,自然使中华文化思想空前繁荣,乃至对后世造成了深远影响。在此时期,琴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

在当时,活动在思想舞台上主要角色约有九大家,即后来所说之“九流”,所谓: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农家。各家学说,观察事物的着眼点不同,自然会有一些差异。

道家能够“历记成败”,“秉要执本”,通过对三皇五帝等英杰的总结,通晓事物阴阳变化的规律。道家以无为而治思想为治国之本,以清虚卑弱为个人守身的原则。

儒家特重仁义道德品质的修养,以六艺育人治世,“《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导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墨家注重祭祀,深信贤愚善恶之道,提倡节俭,赡养有德,好为善事。

法家主张以刑律治天下,提倡赏罚分明,讲究信用。

名家特重正名分,提倡明礼政而治天下。

纵横家特重权变,善长因事制宜。

阴阳家处理事务特重把握时令。

杂家有博杂的特点,兼容儒墨思想,揉合名法主张,提倡治用必要融汇诸家学说。

农家则特重农作,鼓励耕织。

(2)琴文化是诸家共乐的文化

多少年来,这九大家的思想,可以说一直给中国人以很大影响。虽是百家争鸣,但谁也不会将谁“打死”。各家思想一直共存于中国人的头脑中,这正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中国人能够找到各种文化的共通之处,凡是好的,皆为我所用。中国文化原本如此。“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两句话可说是精僻的总结。

其实,中国人之所以可以将不同的思想融汇于一心,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因为中国人深知各种思想本有的共通之处:自心洒脱,世道安祥。古今中外,人们内心皆有此声。

此内心之声的表达,正是琴的长处。虽诸家思想各不相同,但都同样对琴有着特殊的好感。琴融汇百家神髓,尽展人心深处的恬静安祥,潇洒自在之声。所以,人们才说,琴实在是中国文化的卓越代表。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