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漫话古琴(一)(6)

2009-08-03 09:30
来源:醒心琴韵 作者:摩尼天虹
(三)唐宋时期极为兴盛 (1)唐朝时期 到了唐朝,琴文化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唐朝琴文化的发展,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是斫琴艺术的发展。另外

(三)唐宋时期极为兴盛

(1)唐朝时期

到了唐朝,琴文化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唐朝琴文化的发展,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首先是斫琴艺术的发展。另外,在这一时期,大琴家辈出,曲谱得到进一步完善,也推出了一些代表性名曲,琴学著述也颇丰,而且在对外影响上也有发展。

在斫琴方面,涌现出雷氏世家、郭谅、张越、沈镣等斫琴名家。其中尤以雷、张之琴最为著名。“唐贤所重,惟雷、张之琴,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雅;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琴苑要录》)。而斫琴名家之矫矫者,当推蜀中雷氏世家。雷氏一门,名家众多,其最著名者,有雷绍、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俨、雷珏、雷会、雷迅九人。而其中又以雷威最为有名。著名的唐琴“春雷”、“九霄环珮”、“大圣遗音”、“飞泉”、“玉玲珑”等,都为雷氏所制。而其中以雷威所制的“春雷”为传世古琴之最珍贵者。

这一时期的著名琴家主要有:董庭兰、曹柔、薜易简、白居易、柳宗元、颜师古、陈康士、陈拙等。在这一时期,曹柔在前人的基础上,首创了古琴减字谱,使古琴曲谱得到进一步完善。这种减字谱,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时期著名的琴著主要有:薜易简所作的《琴诀》、陈康士所辑的《琴书正声》及《琴调》、陈拙所作的《大唐正声新征琴谱》及《琴籍》及《琴法数勾剔谱》等。

在这一时期,一些古曲被重新修订完善,如伯牙所作的《高山流水》,到唐朝时已分为《高山》、《流水》两首琴曲。也问世了部分有特色的唐曲,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阳关三叠》(当时名为《渭城曲》)等。这一时期,古琴与其他音乐也不断进行融合与借鉴,因而出现了一些由其他乐种移植的琴曲。如颜师古将笛子曲《梅花三弄》移植为古琴曲《梅花三弄》等。此外,当时流行的琴曲主要还有:《大胡笳》、《小胡笳》、《凤云游》、《乌夜啼》、《白雪》、《秋思》、《广陵散》、《南风》、《文王操》等。

在这一时期,琴文化广泛地向外传播,尤其是日本,琴文化受到其国很大重视,对当地文化形成了一定影响。

(2)两宋时期

两宋时期是琴文化的另一重要时期。琴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

宋时朝庭对琴文化非常重视。宋徽宗赵佶曾设万琴堂,搜罗天下名琴,而且赵佶本人也是很好的琴家。

在斫琴艺术方面,政府“置官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长短大小如一,故曰官琴。但有不如式者俱是野斫”(《格古要论》)。其时的斫琴名家主要有:北宋的蔡睿、僧智仁、卫中正、朱仁济、马希亮、马希仁等;南宋的金渊、金公路、陈亨道、高宗朝等。宋琴的外型也一改唐琴圆拱的特点,变得较扁,形成“唐圆宋扁”之风格。另外,宋琴在用料上也有一定改革。

两宋时期著名琴家很多,其主要有:朱文济、唐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僧夷中、僧知白、僧义海、朱长文、赵佶、姜夔、郭楚望、徐天民、毛敏仲等。

两宋时期的著名琴著主要有:苏轼所作的《杂书琴事》、朱长文所作的《琴史》等。

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琴曲中最有影响的主要有郭楚望所作的《潇湘水云》;毛敏仲所作的《樵歌》、《渔歌》等。另外,当时流行的琴曲主要还有:《履霜操》、《醉翁吟》、《古琴吟》、《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古怨》、《泛沧浪》、《步月》、《秋雨》、《山居吟》等。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