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造型·境界·笔墨谈

2009-08-03 11:42
来源:拙风文化网 作者:马援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精神领域的需求,人物画也与其他门类的绘画一样在不断演变发展中逐渐总结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人物画最早出现在彩陶时期我们的祖先用墨在陶器上绘制人物图饰这应该是最早的人物画作品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精神领域的需求,人物画也与其他门类的绘画一样在不断演变发展中逐渐总结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可惜的是顾恺之这种被公认的“法则”在一两千年的绘画史上,并非被后人尊之贯之,相反关于人物画“形”与“神”的争论一直到现在还缠绕着我们。

造型

造型对于从事人物画创作的画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人物画与山水画、花鸟画有所不同因为画的是人造型能力的高低是人物画家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难度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造型不是特指写实人物画,一切形式的人物绘画物象都有造型但不包括造型不准确或没有造型称为变形的造型)。一个优秀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家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解决提高造型能力,高起点的造型比笔墨技巧的提高要艰难得多。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个基本功扎实、造型能力相对较强的人,他的笔墨修养,个性语言暂时还没有跟上,他可以画出一幅技法不精或笔墨较差的人物画。如果是有所谓“笔墨”功夫但造型能力却很差的画家,那么这幅画可能只剩下“笔”与“墨”了。

万世万物法理都是相通的,保守或排斥好的、科学的、有益的方法都是走不通的。要提高造型能力途径只有一个,就是老老实实过素描造型关,借助素描科学的造型方法去理解笔墨造型语言荷尔拜因、丢勤、安格尔、费申、席勒等以线作为基本造型手段的素描高手,在某些手法上自觉不自觉的与中国人物画以线造型的基本法则不谋而合,只不过线的样式与中国画“线条”有所不同。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画用的“线”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线它在线的基础上更具有了东方书法“线韵”的意义,它不只是线应该是“线意识”。是“胸中之逸气”是“心象画迹”。所以在这点上东方的线与西方的线又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但是不妨碍借鉴。所以,人物画家要首先解决造型这道坎已不需要来争论。大凡有成就的前辈人物画家,莫不得益于他的深厚的造型功力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我在研读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刘大为老师课程中,他最为强调的第一课也是重点放在解决人物画造型训练上,用理解结构素描的办法去转换笔墨无从下手的问题,当然这种素描与画西画训练那种明暗素描是打引号的,这种造型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