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潘玉良:脱在青楼之外(2)

2009-08-07 13:5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回首潘玉良的一生,是不幸的:幼年父母双亡,少时被卖作雏妓,虽幸运地成了潘夫人,但实则为妾,这种没有尊严与地位的卑贱,噬咬了她一生;特别是

回首潘玉良的一生,是不幸的:幼年父母双亡,少时被卖作雏妓,虽幸运地成了潘夫人,但实则为妾,这种没有尊严与地位的卑贱,噬咬了她一生;特别是青楼的出身曾迫她于国内倍受欺辱而无立足之地,不得不半生漂泊海外,客死他乡。潘玉良的一生,又是幸运的:身在烟花巷,可未及被揉躏,即际遇潘赞化,一跃成为官夫人,籍此脱离火坑;与潘赞化结婚后居住上海,邻居洪野先生又成了她的美术启蒙老师;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又与艺术大师刘海粟结缘;后虽漂零海外,却又际遇王守义这位忠义之士的眷顾与厚爱;更可喜的是,天道酬勤,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潘玉良人生途中,之所以能一再“逢凶化吉”,其实和她性格中的自爱与正义分不开的。设若为雏妓时初见潘赞化而表现得很“妓”,潘还会赏识并救助她吗?设若婚后她满足于把学画读书仅当成“时尚太太”的一种附庸风雅,她还会得刘海粟的扶植么?设若她被国内的风言流语及种种打击所吓倒且随污流俗的话,还会有她的海外辉煌么?设若她在国外耐不住寂寞、贫困而苟且男女之事,或为了一己之利而失了民族气节,她还会赢得王守义的敬重与厚爱么?潘玉良长得不好看,根本谈不上让人因色生情;潘玉良有才华,但最初顶多算块“璞”,与其说她以才动人,还不如讲她是以人品折服人,进而让人因敬而爱。出身青楼,却比常人活得更贞节、正气与大义,这恰是潘玉良最大的人格与人品魅力所在,这也是她一生赢得两次爱情的根本所在。

潘玉良似乎一生都在无形的网中挣扎:卑贱悲苦的身世;多桀的艺术旅途;乡愁、情丝的缠绕……但在这种执着的挣扎过程中,不惟尽是痛苦,除了事业渐成带来的开心,更有潘赞化、王守义带来的人间温情,她也以她独特的方式,回报着这两位“爱人”。

潘玉良去世后,王守义为其在巴黎以重金购得墓地,将其厚葬;王守义死后,朋友将他与潘玉良合葬一处。自此,生前纯洁相守的一对知音,死后终得身心相依伴千古。

说及青楼,想得见裸体,闻得见肉臭。青楼之内,潘玉良宁可死也不脱;青楼之外,为了大美的艺术,潘玉良顶着种种世俗非议与刁难,一脱到底,且以自画像的《裸女》获得了国际大奖。一个出身青楼的女子,一个为世俗所贱的小妾……到一位举世敬仰的大艺术家,潘玉良脱尽了人性的虚伪、狭隘与浮华,脱出了生命的质朴、纯净与活力。她比任何一个女子都贞节、专情与博爱,最终也以人格魅力与才情,赢得了相伴生死的爱情。

潘玉良,一个大写的女人,一颗大义的心,以一份感恩的大爱,铸就了青丹熏香的传奇人生,堪称国之骄傲、人之典范。潘玉良身上,再度印证了这么一个道理:人格魅力,女人永不凋落的芬芳。

(责任编辑:荩苼)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