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隶书名家刘文华谈书法

2009-08-13 12:1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我后来从欧阳先生学书,主要学到了书法到底应当怎样写。中石先生追求正规、高层次的教育。

刘文华先生起初师承刘炳森先生学习隶书,后来有从欧阳中石先生学书。

我后来从欧阳先生学书,主要学到了书法到底应当怎样写。中石先生追求正规、高层次的教育。

每个写字者都希望让别人说好,但是差别很大。差异来自于观念,来自于由观念而影响的方法。要想学好书法,必须老老实实向传统学习。

一、关于书法学习

在学习中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是临摹不过关。有的人一天临一大篇,结果总是临不好。这种方法不对头,其实只要一天写一个字、临一个字,10年便成了专家。

临摹时“无我”的境界最好,创作时不要有功利色彩。

千万别“傻写”、别“死写”。

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要掌握新观念、新方法。

在临摹和创作中有以下两个问题:1、觉得自己临得不错,但是创作时总出不了作品。这是因为临摹是技法还没有完全吃到肚子里,记得东西太少,创作时不够用的。因此书法学习要讲究规律,考虑方法,才能事半功倍。2、临得不错,创作不好。总想古人的东西陈旧,想自己弄点新的。这是没有摆正个性与传统的关系。个人的个性 分良性(优点)的和恶性(缺点)的。学习就是要发扬长处、纠正短处,学习过程要以临摹为主,慢下来才能静下来,静下来才能沉下去。

二、关于隶书学习方法的问题

隶书是一种不成熟的文字,隶书没有大一统的特点,所以出现了艺术上的千姿百态。

学习古人不要学习个性的东西,要写共性的东西。开始写:礼器、乙瑛、华山等。注意笔力要硬,骨力要足。古朴是那个时代的审美特征。要有的放矢,把面铺开。先过隶法关,然后把每个碑的字型、字势、笔法理出个一、二、三来,然后追求气息、追求趣味。

要先把传统弄到手,搞点学问。学习应更科学点、目的性更强点、用研究的方法去接近古人、学习古人。

书法的韵律在于笔法的神奇。

三、关于全国隶书的创作倾向问题:

从当前全国隶书的创作情况看,小趣味多,把隶书那种凝重古朴的东西写没了。这不是技巧的问题,而是创作宏观上的把握。隶书需要汉代人朴质的气息,那种精神、那种霸气!

当前的隶书创作情况看,赶时髦的东西多,书写率意,现代人相互之间的影响太大。技术性的东西,从古人那里得来的东西太少,从现代人那里得到的东西太多,着也是当代隶书创作低迷宫的重要方面。

有些人创作观念到了,眼力到了,就是上不去,那是因为手还没到。必须加深对隶书的理解,注重隶书的可塑性和可为性。一般认为“借鉴容易出新难”,但是由于一般人很难沉下去潜下心来改正和把握自我,所以成了“出新容易借鉴难”。其实没有借鉴,也根本没有出新。这是艺术的共性问题。

笔法决定风格、决定字型、字势。

用合理的方法写出合法的字。与别人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慧眼,收获才能不同于别人。

(责任编辑:淡墨青衫)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