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琴棋书画 >

《清明上河图》传奇(4)

2011-04-29 09:47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秩名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生动的市井风俗画。全图以长卷的形式,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从宁静的郊外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的繁荣景象,处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生动的市井风俗画。全图以长卷的形式,生动细致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从宁静的郊外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的繁荣景象,处处引人入胜。


  在这幅长5.28米,高24.8厘米的画卷上,张择端共画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684个。人物的各种活动,刻画得非常细致生动,前后呼应,一气呵成,跃然纸上。人物虽小不及寸,动作表情却皆曲尽人意,刻画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大到浩荡的河流,雄伟的城楼,小到市招上的文字,舟车上的人物,都能真实自然和谐统一地交织在一起。


  由于《清明上河图》名气蜚声中外,后来的元、明、清时代许多的大画家,都争相仿画。除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博物馆里,都藏有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这些大小各异、繁简不同的《清明上河图》版本,多出自不同时期的著名画家之手,因此乱真程度可想而知。这使得它更加扑朔迷离,真伪难辨。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真迹认定,从而结束了自明代以来长达数百年的真伪之争。这卷出自张择端之手、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极高的历史画卷,虽经历了800多年历史沧桑,却基本上完好无损地流传到了今天,使人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北宋都城的昔日繁华。


  对于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清明上河图》成画于北宋宣和年间,而当时集画坛名人名作之大成的画史《宣和画谱》,居然也没有收入张择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些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也有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南宋人;还有认为张择端是金代人。


  金代张著在收藏《清明上河图》时,留下的首篇跋文。“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金人张著寥寥数语的题跋是关于画家张择端身世最早的记载,也是唯一的记载。据此题跋,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的观点最具说服力。


  张择端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堪称稀世神品的《清明上河图》,同时,也留下了关于他自己的众说纷纭的不解之谜……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