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看重传统戏的精加工
于魁智多年来不但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更有一批好戏保着他。他根据自己的特点把老戏唱出了新鲜劲儿。这些年,他先后恢复的传统戏《响马传》、《野猪林》、《满江红》等都深受欢迎。
“我认为京剧经典的东西太多了,还有待于挖掘,我更看中传统戏的进一步加工。我1994年恢复《响马传》时,它已绝响舞台39年了,演到现在一直都受欢迎;我恢复的李少春先生的《满江红》,是他60年代排过的,我在
恢复时作了尝试性的改进,演出时观众爆满;我还恢复了李先生的《野猪林》,由于小时候有一些功底再加上那三年龙套翻跟头,所以我才敢演这出文武兼备的戏。从观众的反映中,我看到了传统戏创新的可能和空间。”
对于京剧改革,于魁智反对不分时代、题材,不根据自身条件的盲目创新。
艺术随人
在与于魁智的谈话中,他提到最多的就是观众,他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创新都与观众倾心交流。“我不主张有没有观众先落一舞台实践再说的想法。有反馈才有改进,有了观众的鲜花自己就会受鼓舞。”
于魁智先后十多次参加过中宣部、文化部、铁道部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组织的“老区特区心连心艺术团”、“京九文化列车”、“南昆文化列车”、“赴山西扶贫艺术团”等政治性的演出。参加这些活动既没有出场费,更没有生活节奏可言,还得风雨无阻,于魁智都坚持始终。他在山西老区参加扶贫慰问演出时,捐钱在当地建了一座“魁智希望小学”。
“我认为保存艺术实力和你的做人准则是同样重要的。人们常说艺术随人,平时的作为会带到舞台上。所以台上台下都要严谨,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身败名裂。”
精心设计每一步
于魁智无疑是当今最有票房号召力的京剧演员。这一切来自他的“精心设计“。“我没有明天再说的时候,每场演出都精心设计、安排,我不打无准备之仗。“对自己这样,作为一团之长的于魁智对全团的安排也是深思熟虑的,而且多年与观众的交流和经验,使他对市场了如指掌。
现在的于魁智既是艺术家也是经营者,在艺术上他是新时代京剧界的领军人物,在经营上他也摸索出了一些规律,这二者结合在一身本身就是当今京剧界不可或缺的了。于魁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但是个表演者更是个传播者,观众看他的演出不单是听唱看身段儿,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从他身上在看京剧艺术。
(责任编辑: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