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艺术 > 戏剧 >

坚守与期盼 苏州昆曲的传承和保护(4)

2009-08-03 16:1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两台大戏都采用了对原剧本只删不加的方式进行改编,最后都确定为27出,以连续3天9小时演完,突出其精华,注意保持昆曲经典的完整之美。”高福民

“两台大戏都采用了对原剧本只删不加的方式进行改编,最后都确定为27出,以连续3天9小时演完,突出其精华,注意保持昆曲经典的完整之美。”高福民说。

也是从2004年开始,苏州昆曲走出去的步子越迈越大——从台港澳地区到“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行”、“全国著名高校行”,苏州昆曲实现了走向全国、走向年轻人、走向国际舞台的突破。《长生殿》参加了香港艺术节,并赴北京、上海、南京和欧洲演出。

青春版《牡丹亭》参加了中国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澳门艺术节、亚洲艺术节等,并先后进入苏大、北大、北师大、南开、南大、复旦、同济、浙大、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大等近30所知名高校巡演,2006年还赴美国加州大学四所分校巡演一个月,吸引美国主流社会人士以及不同年龄、职业、阶层的观众争相观摩,场场爆满。

2007年4月,苏昆先后参加文化部组团,随温家宝总理访日参加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演出,受到温总理的亲切接见,并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演,5月、10月青春版《牡丹亭》分别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了百场纪念演出和国家大剧院落成庆演。

今年6月,又赴英国伦敦、希腊雅典巡演,在伦敦大学、牛津大学还开展了昆曲推广交流活动,8月又参加了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4年间,这两台昆曲大戏在海内外巡演共214场次,大学生观众超过30万人次。

教育部曾组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大学生反馈的7000份问卷统计表明,‘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占92.5%。 ”也许是参与了这两台大戏从无到有的打造,高福民记住了很多富有历史意义的数据。

2008年         仅有《牡丹亭》还不够

“2007年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的全国10个艺术演出院团‘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其中9个是国家级艺术院团,唯一的地方院团是苏州昆剧院。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一直忙碌在演出一线,对于苏州昆曲的受欢迎特别有感触。“青春版《牡丹亭》的打造,其实就是昆曲传承发展的典型例证。 ”在他看来,昆曲的传承是系统工程,这个系统涉及剧目打造、人才培养和观众引导等多方面。

“这两年,昆剧院不仅聘请汪世瑜、张继青、蔡正仁等国家级昆曲艺术大师担任艺术指导,对剧院的演员口传心授,还邀请了很多业界著名演员按照昆曲不同行当有针对性地传授技艺。同时,本院的资源也被充分利用起来,王芳等都带起了徒弟。 ”

去年,该院就开始了20多折昆曲传统剧目的传承学习。像沈丰英、俞玖林的《玉簪记》,周雪峰、顾卫英的《长生殿》,吕佳的《红娘》等都跟着名师认真学习。青春版《牡丹亭》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欧美巡演的巨大成功,百场演出的完美突破,青年主演的日渐成熟,苏州昆曲的品牌凸显等等,成功来之不易,

“面对成功必须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一方面,青春版《牡丹亭》要打造成中国戏曲力作必须在保持现有水准的同时,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光靠青春版《牡丹亭》等一两出戏是不行的,打造更多剧目、培养更多演员、更好地引导观众非常重要。 ”蔡少华说。

《玉簪记》是苏州昆剧院继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西施》之后,正全力打造的又一部大戏。“我们计划11月上旬在苏州科文中心首演。 ”蔡少华说,即将推出的《玉簪记》以《琴挑》、《问病》、《偷诗》、《秋江》4折传统折子戏为核心,在前面增加《投庵》,在中间穿插《催试》,把整部戏串联起来,共6折组合成2个半小时左右的演出。

“我们以传统折子戏传承为基础,以舞台新呈现为目标的,讲究的是艺术传承与艺术生产的有机结合。 ”

(责任编辑:一花一世界)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