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时期”常见的音乐曲牌有以下几种:
《双看相》。原是嵊县民间小曲,后被越剧采用,作为常用曲调。它的情趣生动活泼,有浓郁的地方气息,旋律流畅动听,其中的锣鼓吸收了绍剧锣经打法,由此可知,当年越剧韵如何从民间及兄弟剧种中吸收营养的点滴情况。
越剧
《柳青娘》。原是京剧牌。说起它如何被越剧借鉴,其中还有一段插曲,据说,在苦心摸索用比弦伴唱的过程中,有一天,乐师们在院中乘凉,无意中奏起这支轻松动听的曲子,当时有一位在旁练功的艺人,情不自禁闻乐起舞,按着节奏做了许多从京剧舞台上偷学来的小旦身段,乐得大家哈哈大笑,这时,一位有心的艺人便提议把这支曲子用到自己的戏里去,并且举一反三,又反京剧的《小开门》、《哭皇天》、《万年欢》等曲牌借过来,从此,这些京剧曲牌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经过乐师们加工、提炼,结合越剧音乐细腻柔和的特点,在演奏技巧上,甚至地某些旋律进行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些曲牌从此地越剧中安了家,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越剧音乐。
《万年欢》。原多用于小户人家的结婚喜事,被引进越剧后,经改编放慢速度,曲调加花,而配以旋律性的低音,并加上大古、次当等,作为皇家摆酒设宴的配音,有较大的气魄。
(责任编辑:堇苓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