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小品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晚会,至今仍是最为大众化的艺术形式之一。或许是有意,或许是巧合,如今有两家电视台同时回顾中国小品20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小品20年》国庆期间在一套晚间播出;而河北电视台《笑一笑》栏目则于本月举办《中国小品20年》的问卷调查,意在评出中国“十大小品笑星”和“十大小品经典”。截至目前,赵本山和陈佩斯、《超生游击队》和《昨天·今天·明天》分别位列这两项评比的前两名。
中央电视台《中国小品20年》节目监制王晓说,央视一套播出的这个节目其实选自央视4套《中国文艺》。《中国小品20年》是今年7月份推出的,邀请评书名家单田芳担任主持人。由于节目中串词的时间比较短,如果让主持人来说可能不够连贯,而说评书的就有这样的本事:几句话就埋下一个伏笔,给观众留下悬念。
河北电视台《笑一笑》栏目制片人焦克强告诉记者,专题片《中国小品20年》采访了近百位小品演员、编剧导演、知名学者和评论家,去年12月开始在河北台二套每周播出一期。节目以小品20年的历史为经,以小品的四支生力军(北京、东北、西北、南方)为纬,节目样式是采访加点评再加节目片段。焦克强说,为了配合问卷调查,国庆期间还在河北台一套展播了20年的小品精选。
小品成也春晚,败也春晚
小品能够走出象牙塔,从最初的戏剧、戏曲院校的练习作品到今天家喻户晓、深受欢迎的文艺样式,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功不可没。《中国小品20年》节目监制王晓,曾经操持过去年首届CCTV喜剧小品大赛。他说,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刚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进入百姓家,小品也逐渐成为一门艺术。如果科技进步不够快、如果电视普及得不够广、如果没有春节晚会,那观众可能会更晚些认识电视小品。
1983年中央电视台的首届春节晚会上,小品首次在电视上亮相。编导为了热闹凑趣,赶排了小品《虎妞阿Q逛北京厂甸》,表演者是斯琴高娃和严顺开。一个泼辣俏皮,一个憨傻滑稽,有极好的喜剧效果,虽然仅仅作为一个小插曲,但现场效果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受到大家的重视。那一年,还有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
从1984年到1990年,小品可以说是陈佩斯与朱时茂大放异彩的时期,两人1984年合作的《吃面条》使小品成为以后历届春晚的保留节目,“二子开店”红红火火。1989年春节晚会的4个小品都堪称佳作,像赵丽蓉、侯跃文的《英雄母亲的一天》;笑林、黄宏等4人表演的《招聘》;赵连甲和宋丹丹等3人表演的《懒汉招亲》;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胡椒面》。从这年开始,小品取代相声成为晚会的第一主角,这种局面延续至今。1994年春节晚会中就有《越洋电话》、《上梁下梁》、《打“扑克”》、魔术小品《大变活人》等8个小品节目,2004年春节晚会,39个节目中小品占了6个,时长将近70分钟,占全部节目时长的1/4强。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系教授朱宝贺和李献文认为小品在荧屏上走红,有主客观原因。除夕之夜,观众的普遍心理,是希望看到喜庆、有趣、高质量的节目,而小品正是用喜剧形式去讽刺那些不好的社会现象和表现某种社会心态,在笑声中给人思考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