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宁花灯舞成于明朝,据说与明朝朱元彰皇帝的马皇后的“福”字灯有关。花灯由能工巧匠用竹篾精工扎成,一般高三十厘米,形状各异,有花篮样的,有花钵样的,也有其它样子的,一般扎十六个,也有扎十二个的,每个花灯都用有色纸裱糊而成,有的外面贴上各式剪纸,四周框上的花边,花灯的上方插上鲜花或纸花,煞是好看;每到夜晚点上蜡烛舞起来,都显得精美绝伦。
花灯舞先是与舞龙灯结合起来,前是花灯后龙灯,后,独立成一种民间舞蹈。花灯舞的编排,一般由八个扮装女子组成,后面还有四个女子分别举着四个屏灯,屏灯各写着“风调雨顺”,或“人寿年丰”等字。跳花灯舞的均双手各执花灯一个,踏着乐曲轻歌漫舞,并变换出不同的队形,人与灯共翩跹,人与花相辉映,一曲告终,舞蹈的女子会以灯组字定格:“福”、“丰”、“吉”、“富”、等字形,是时,东家就鸣炮以示赞赏,再赏一个“红包”,以示酬谢。
花灯舞拚字变化丰富多彩,乐曲也多有多种曲调,有时还会唱一段戏文或一段民间小调,以博得人们的喜爱。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