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七、八岁的时候,鸠摩罗什法师跟著妈妈化缘,头上顶著钵,他突然一想,我个子那么小,妈妈把那么重的一个钵放在我头上,怎么走路那么轻松、那么自在,他想说那么重,这一想不得了,碰,重起来了,头一摇钵掉下来,东西都倒了。妈妈问他,你怎么搞的,你本来都好好的,突然今天怎么搞的。他说妈妈啊,心动了。怎么心动了,他说原来啊,头上你那么重放在我上面我没有心,我也没想,所以没有关系,今天我一想,我那么小,怎么头顶,顶那么一个重都没有事走得很轻松,完了,心一动了。七、八岁哦。所以心的力量有这样大,这是鸠摩罗什法师少年的故事,后来他当然跟著妈妈,当年的教育,尤其是印度,东方的文化,印度的,统统在佛的这个声光教育之下,所以称之佛教,这个教呢,不是今天的庙子宗教的教了,是佛的教化,教育系统之下的,所以释迦牟尼佛同孔子一样,并不想当现在给人家捧得当教主,那他才不干呢,当皇帝味道比这个好啊,为什么捧成教主,那是后来弟子们把他捧出来的,他才不干。所以他一、二十岁,学问修持到了很高境界,言语,各种言语也懂了很多了,跟著妈妈到处在国际上跑,当时的国际不像今天的世界,当时什么美国、英国,英国还在“阴”的地方呢,美国连美都看不到,都是荒凉的,文化在东方中国印度这一带,埃及这一带,人类文明最顶盛的时候。所以他到二十几岁,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跟这些每个西北边境这些国家,每个帝王都捧他的,鸠摩罗什法师。我们中国呢,这个时候就是四分五裂,在西北的称王的是秦王,不是秦始皇,他用到秦始皇那个“秦”,秦就是“支那”,外国人叫惯了支那、支那,现在变成支那这是中国话,跟闽南话“ㄘㄚ ㄋㄚ\”,就是小偷了,差不多了,那个又不对了。秦王叫苻坚,苻坚就晓得鸠摩罗什法师,学问道德修养声望太大了,在西北另外一个国家,派吕光带二十万大军到西北部去你给我……,他的任务,二十万部队,拿现在讲,带好大一个部队去,海、陆、空都派上了,由你指挥,到西北的任务,请一个有学问的这位和尚鸠摩罗什来,所以吕光一路带兵就到那边,可是鸠摩罗什法师在西北被另外一个国家的国一不肯放,吕光说你不放人,消灭了这个国家,可是吕光请到了鸠摩罗什法师,用武力消灭,你看历史上为了请一个法师,所谓法师一个大学者大修养的人,二十万大军消灭了一个国家。
![]() 这个人类历史上没有第二件事,你看多么尊重知识,多么尊重文化,一个事,看到这个历史非常有趣的时代,是真很了不起的时代,可是他请到了鸠摩罗什,吕光呢,不回来了,为什么,苻坚已经亡掉了,后秦姚兴当皇帝了,西北,不是苻坚了,姚兴,苻坚称前秦,这个姚兴当皇帝称历史上后秦,这两个前后秦,同秦始皇那秦呢,秦始皇我们如果要把他分别起来,那是老祖宗的秦了,这个距离又太远。姚兴的时候,因为苻坚亡了,吕光就不回来了,自己在西凉就是凉州,甘肃一带自己称王了,把鸠摩罗什法师就软禁在那里不准出国了,他不过不像苻坚那么尊重他,可是对他也不错,不过他被软禁在那里,这个时候也不过二、三十左右,等到后秦的姚兴起来,又把这个吕光的西凉消灭了,才把鸠摩罗什法师请到我们西安长安来,开翻译院,翻译佛经,姚兴对他是非常恭敬,这个都比玄奘法师时代早,所以我们所有看到的佛经,金刚经、维摩经、翻得很美、很漂亮,他来了以后,就开始组织翻译院,那个时代一直到唐宋之间,我们中国这四、五百年的对文化的交流,是佛学哲学的这些问题是最高的,现在是科学,历史时代转变的不同,你要晓得他的翻译的文字翻译佛经,开始就组织了一个政府一个国家的力量,把天下的才子,出家、在家的都集中了,所以当时有名的道安法师,道安下面四个弟子,僧肇、僧叡等等,都是第一流的人,那个时候是第一流人出家,这是新的一种学问修养,所以人才很多,可是在翻译佛经,有时候,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组织是科学的,民主的,后来玄奘法师也照这个办法,他用原文叽哩咕噜念一句,然后这些懂外文的跟到翻成中文一句,当时也没有黑板嘛,就写出来,然后几百人就开会,同意这样翻吗,这个外文跟中文,这个意义完全对了没有,鸠摩罗什法师自己主持,他也把中国文字变成拼音,使大家懂,很多外国的也参加,为了一个字的商量准确的程度,为了一个字有时候几百人讨论了好几天都决定不了,我们讲了这些故事是告诉大家,年轻一辈子的法师们,在家居士们,求学问、读书要有古人这一种精神,不是麻麻胡胡,大家认识几个中国字,倒转来,都会爬的,以为自己还是读书人,知识分子,对不住,你差远了,要这样的,我们要懂自己的历史懂自己的文明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