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爱我中华 > 历史丰碑 >

辉煌的隋唐大运河: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5)

2009-05-22 12:0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为了这三条目标的实现,有必要提请各省市县的领导人和专业人员注意以下十三个工作要点: 第一点:要把大运河“申遗”的任务切实纳入各级领导班子

为了这三条目标的实现,有必要提请各省市县的领导人和专业人员注意以下十三个工作要点:

第一点:要把大运河“申遗”的任务切实纳入各级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大运河是一个线性工程,丢不得任何一环,丢了其中任何一环都会给全局带来失败,而且还不能拖延,要齐步走。大运河“申遗”实际是有时间要求的,基层组织要在五年之内拿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来备论。目前,根据实际了解,有不少沿岸市、县基本上还没有动起来,他们所辖的博物馆里根本没有一点大运河的事情,仿佛在他们那里历史上完全没有这回事似的。所谓列入议事日程包括订计划、订步骤、订投入、订组织、订人员、订措施,然后加以实施、检查、督办。这件事情会给所在市、县带来极大荣誉、声望、文化历史资源,以及旅游潜力,宛如手里有一个待开发的富矿,而不可以抱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态度。

第二点:隋唐大运河是要分历史阶段来考证的,起码要分成早期、中期、晚期这样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内容和走向都不一样,不能简单划一。早期的鸿沟、白沟等和隋唐时期的永济渠是不相同的,要画出不同的走向图和立面图来。越早期的越有价值,任何一点遗址的发现都是重大事件。

第三点:上半段永济渠的首要任务是清污,对上游的污水源要严查、严禁,绝不能再往大运河的故道里排污水和脏水,这不光是“申遗”和文保的要求,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的健康负责的长远大计。

第四点:要走群众路线,发动群众,走访百姓,永济渠以走访老船工、老渔民为主,通济渠以调察出土瓷片和地面隋堤为线索,趁着老人们还在,回忆30年前和50年前的事情并不为迟。那时永济渠还通航,隋堤也还看得见,瓷片也随时不断涌现,从而形成口述长廊,可以为确定河道走向和考古挖掘点提供重要的活依据。

第五点:要强调原真性,不能靠想象和推测,要有实物为证,柳孜只挖了河道的一侧,这不够,要完整地挖出两岸来,从而知道河宽、河深和结构、材料、工艺、构成,等等。

第六点:资金的使用上应以保护古运河为主,而不放在打造假古董、新广场和以商业为目的的大型新设施建设上。立足于古运河,这才是金饭碗,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因为任何东西也比不上这个世界上最长、最大、最悠久、功能最显赫的人类文明成果。主次本末要分清。这一点在目前的某些沿岸城市中并没有完全正确地处理好。

第七点:以柳孜码头遗址为基准点和标本,很容易在航测和遥感等高科技图像中找到它的同类,从而在边缘科学中帮助解开隋唐大运河走向之谜。建议立即组织攻关,请国家文物局联合包括国防学科在内的有关科技研究部门,以柳孜码头遗址为突破口进行综合研究,别开生面,又好又快地解决问题。

第八点:要加强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效仿金沙遗址博物馆、天子六架遗址博物馆、大葆台汉墓遗址博物馆的办法,就地保护遗址,比淮北博物馆中古运河分馆陈列的办法更好一些,没有复制造假之嫌。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